|
2008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新华社 |
中评社北京3月19日电/即将于4月初在伦敦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中国在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救援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成为全球各方瞩目的焦点。
新华社报道,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指出,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将在G20峰会上发表不同看法,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应对全球共同问题时,当今世界正在出现更加多元、广泛和公正的局面,这体现了全球经济力量的最新变动。
G20伦敦峰会是继去年11月中旬的G20华盛顿峰会之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第二次坐在一起,共同寻求摆脱国际金融危机之道。
“中国是G20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应该在伦敦峰会上发挥积极作用。”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杜大伟说,全球采取协调行动应对危机,特别是中国和美国的一揽子巨额经济刺激计划对于世界经济回稳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尽管世界银行刚刚调低了对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但即使如此,其6.5%的增长率预测数据在全球经济一片灰暗的背景下,仍是一个惹人注目的亮点。
相对于其他大国来说,中国在危机中受创较小,加上约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国际社会对中国能贡献多少力量帮助拯救全球危局充满期待。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的任何一项经济刺激措施都为全球所关注,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美国,这也体现了中国在应对全球危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说。
全球的实体经济虽然遭遇了金融风暴的严重冲击,但迄今为止相对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来说,降幅还算有限,这关键在于新兴国家在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去年中国仍然维持了9%的高增长率,印度的经济也增长了6%左右。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表示,中国今年实现GDP增长8%左右的目标确实有难度,但经过努力也是有可能的。
18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中国部分地区和行业经济已出现企稳回升迹象。
G20伦敦峰会与会国其实分为三方——美国、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赵锡军表示,事实上,G20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力量格局变化后各方表述利益诉求的新平台。
日前在伦敦召开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美欧在应对危机上出现了明显分歧:美国希望各主要国家进一步加大经济刺激计划的力度,而以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则希望首先加强国际金融监管、整顿世界金融秩序。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宫力说,可以预见,在伦敦峰会上,中国将继续要求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加强金融监管,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同时,将继续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行为。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在G20华盛顿峰会上呼吁,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鼓励区域金融合作,同时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在G20伦敦峰会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金砖四国”联合发表公报,反对保护主义、要求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显示了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危机上的协调合作。
中国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在推进南南合作,推进全球化开放和市场化的同时,更多关注弱者和弱国的利益,推进更公平的国际秩序等方面,中国应发出更强的声音。
赵锡军表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外汇储备也比较丰厚,有实力在峰会上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利益。
尽管舆论对G20伦敦峰会在推进国际治理结构建设、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等方面充满期待,但多数受访中国专家对此次峰会实际解决全球危机的能力表示怀疑。
张燕生表示,解决问题的最关键之处是制度、机制等深层次问题,但是目前欧美间存在的分歧证明了国际社会在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重建上难以达成共识,而没有共识就无法推进任何实质性的改革。
“伦敦峰会也许不会产生解决危机的实质性成果。”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锋说。
“希望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很快发生根本性变革是不现实的。即使中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增资也改变不了美国控制它的事实。”他说。
根据IMF规则,拥有约17%投票权的美国在IMF重大议题决策上具有“一票否决权”,同时投票权多少仍取决于出资额,因此增加新兴国家投票权并非易事。
多位中国金融学者表示,中国应抓住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的机遇,量力而行,根据重新划分的投票权,相应为IMF增加注资,以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问题上的发言权。
宫力表示,较之象征意义的华盛顿峰会,伦敦峰会各方的分歧、争议和博弈会越来越多,但是它的进步恰恰就在于越来越接近问题的实质。
其他受访专家也表达了相近的观点:虽然效果有待观察,但G20峰会将会延续下去,因为这里是讨论困局中的世界经济的最重要场所。
袁钢明说:“通过G20峰会,中国开始参与国际财政金融决策,这是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赵锡军指出,G20在应对全球危机上发挥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超越了八国集团等协商机制,更加广泛地代表了全球新兴经济板块的力量。
“国际金融危机在短期内不会结束,协调全球经济活动的G20机制将一直延续下去。”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