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专家纵谈:中国走向大外交
http://www.CRNTT.com   2011-02-08 08:50:17


中美新定位意义重大
  中评社北京2月8日电/2011年1月18日至21日,胡锦涛访问美国全球瞩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记者采访了4位专家纵谈——

  刘学成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吴洪英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研究所所长

  沈骥如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李群英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问:“韬光养晦”是长久以来中国外交方针的最大特点。随着国际形势不断变化,中国的外交方针也随时调整。您认为目前中国的外交方针有怎样的特点?

  刘学成:冷战结束以来,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外交方针。这个方针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就要求中国外交不搞强权霸权,不搞集团政治,摈弃“零和”的冷战思维,致力于多边合作和互利共赢。外国媒体把中国政府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发展权利所坚持的鲜明立场和采取的果断行动歪曲为“傲慢”、“反应过度”和“咄咄逼人”。这是对中国外交的荒唐歪曲。因此,“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是“和平、发展和合作”的方针,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方针,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方针。

  沈骥如:“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是相辅相成的。过去我们说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点要推倒重来的意思,有点说过了。现在我们说,要与各国共同努力,“使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胡锦涛主席在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提出了中国外交的“四个布局”,即“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胡锦涛在讲话中还首次明确提出了“领域外交”,即针对全球化引发的各种全球性问题与功能领域,如在金融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领域,积极参与多边合作和全球治理,不断增进中国话语权。这些新主张、新措施、新策略都是在新形势下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的运用和充实、发展。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