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27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国办发〔2024〕9号),决定扩大市场准入,加大政策力度,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畅通创新要素流动,完善国内规则对接国际高标准。这标志着中国吸引外资进入新阶段。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外资,“以市场换技术和资金”。外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经济呈现繁荣景象。然而,中国很快意识到,资本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可以加快生产要素配置,促进生产力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有可能会出现资本雇佣劳动的现象。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一方面填补了中国产业空白。但是另一方面,也给本地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中国一些民族品牌,譬如天府可乐,随着外资进入逐渐销声匿迹。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是为了抢滩中国。部分跨国公司不追求短期,他们看中的是中国市场发展前景,因此,花费高价购买中国商标之后,将其雪藏起来,推广使用自己的品牌。这种借助于中国企业的销售网络,推销外国品牌的做法,导致中国许多民族企业纷纷破产倒闭,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
进入本世纪后,西方国家通过向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转移生产线,追求高额利润。中国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产业,引入西方国家跨国公司,完善中国工业体系。但是,由于对国际资本经营模式缺乏瞭解,因此,组建合资企业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譬如,一些西方国家汽车制造企业在中国设立合资工厂,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合资企业制造的汽车,价格相对较高,但是,合资企业亏损严重。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重要原因就在于,西方国家通过关联交易,已经从供应主要零部件,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进入网络经济时代,外国资本更是长驱直入,通过投资中国电子商务企业,控制了中国的网络经济。外国资本采用“协议控制”的方式,将企业总部设立在加勒比海地区,经营范围集中在中国市场,通过“离岸”经营活动,从中国市场获得风险投资利润。可以这样说,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此次国务院出台的行动方案,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全面取消制造业市场准入清单,更大力度、更大范围吸引外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