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滴筹筹款中介抽成最高达70%”话题引发关注。8月21日,水滴筹官方发表声明,称筹款中介是由部分恶意推广的第三方商业组织运作,水滴筹对此类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抵制和打击。
尽管“抽成70%”幷非水滴筹所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风波引发的争议不仅对平台的口碑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再次严重破坏了公众对网络众筹平台的印象。“都变味了”“都是为了利益”“再也不给他们捐款了”,很多曾通过水滴筹捐助过善款的网友的失望之情,是一目了然的。
网络众筹平台不是第一次“出事”。此前,相关平台凭借“讲故事”甚至“编故事”来吸引人气的筹款方式,饱受争议;雇佣大批地推人员冒充“志愿者”,在医院以不实身份博取患者同理心筹款的行为,涉嫌违法违规。至于水滴筹、轻松筹推广人员在医院起肢体冲突的事件,更是让公众大跌眼镜。
这一切可能都和网络众筹平台维系运营的方式方法有关:首先是信息流变现,吸引生活、保险等相关产品入驻平台;其次是引导用户加入“资金池”,凭借平台现金流获得孳息。可见,平台上的用户和案例越多,才能更好地运营下去。换言之,网络众筹平台也有盈利的硬性要求。
这也就回到了公众一直非常关心的问题:网络众筹平台,到底是在做生意还是在做公益?
从法律层面上来说,水滴筹、轻松筹等平台幷非慈善法中所规定的慈善组织,是商业属性的互联网平台。不过,不能据此否认相关平台在公益事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可以放大求助者的声音,专业的操作也可以为求助者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总之,网络众筹平台确实能为很多人雪中送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