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郑永年:改革与中国社会秩序建设

http://www.CRNTT.com   2011-03-01 11:02:44  


 
  中国的社会秩序出现了什么问题?很简单,就是社会力量和经济力量、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之间的严重失衡。从经济上看,中国的经济改革的成就是通过把经济过程开放给社会各个群体而取得的。但是近年来,经济过程变得越来越封闭,从早期的包容式发展转变成为排他式发展。既得利益倾向于垄断经济过程,经济发展的好处大都流向了少数人,大多数人很难从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分享到利益。这使得收入分配差异越来越严重,基本社会正义严重缺失。

  从政治上看,经济改革已经导致了社会的巨大变迁,最显着的就是新兴社会力量的崛起,并在国家的经济领域开始扮演重要作用。新兴社会力量的作用尽管首先表现在经济社会领域,但其必然具有政治性。如何面对新兴社会力量?这需要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这种改革在1990年代已经迈出了很大的一步,那就是执政党承认这个变化,在此基础之上调整政治制度。当时,由于民营企业的崛起,国家便修改宪法和法律,保障私有财产。同时,针对民营企业家这个新兴社会群体,执政党实行开放政策,容许民营企业家加入共产党。这一制度上的调整,大幅度地扩大了执政党的执政基础。
  
  但是此后,这方面的进步就不是很大。针对越来越多元的社会利益,执政者不仅没有再进一步开放政治过程,让更多的社会阶层参与进来,反而实行强化政治控制的做法,把相当一部分社会力量排除在政治过程之外。这尤其表现在所谓的“维稳”机制建设上。“维稳”机制如果是为了维持社会稳定,那么是可以理解的。任何社会都需要社会秩序,而社会秩序是需要机制来维持的。但如果“维稳”仅仅表现在通过强制性政策或者暴力,来控制已经崛起了的社会力量,那么就会适得其反,越“维”越“不稳”。今天的中国就是这样一种格局。

保持开放性与包容性

  近日,中共领导层开始强调“社会管理”,这非常重要。“社会管理”就是要建设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秩序。如果这种社会秩序是继续1990年代的路径,通过进一步的政治开放来吸纳更多的新兴社会力量进入政治过程,就会是里程碑式的政治进步。这种自上而下的政治开放,就会满足新兴社会力量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要求。同时,这两种力量的结合会造就巨大的动力,促成体制的可持续的开放性。只有维持体制的可持续的开放性,中国的各方面的发展才会保持包容性,而避免排他性和封闭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