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解析缅北克钦战火根源

http://www.CRNTT.com   2013-03-20 10:27:45  


 
  以昂山将军为首的缅族独立军在经过引日军入缅甸,后又与英军合作赶走日军的复杂过程后,于1947年赴英国伦敦要求给予缅甸独立。当时英国认为,缅族不能代表整个缅甸地区,要求除非获得各民族势力的同意,方能给予独立。此前,克钦族群也曾3次单独向英方要求独立,但均不被允许。

  在这样的情况下,昂山回到缅甸后,积极联系各少数民族代表,最后与密支那和八莫(当时尚无克钦邦)的克钦族代表、各禅族土司与钦族代表召开了彬龙会议。会上,昂山表示,各民族如不团结一致将不可能获得独立;承诺建立联邦国后,少数民族如受到不公平待遇,可脱离联邦。获得各民族代表的同意后,作为会议的成果,《彬龙协议》规定,各少数民族在其民族地区拥有“百分百”自治权,并且同意将密支那和八莫地区合并组建为克钦邦。

  由于彬龙会议的成功,缅甸于1948年1月4日获得独立,禅族人赛瑞泰成为缅甸独立后的首任总统。同年1月10日,克钦邦成立。独立初期,克钦族与缅甸中央政府关系良好,当缅甸第二大民族克伦族由于拒绝承认缅族政权,在仰光与中央政府发生战争并攻占了因盛区时,克钦军南下与缅军合作击退了克伦军。但由于实际掌权的缅族总理吴努以及后来政变上台的奈温将军都奉行“大缅族主义”,各民族地区并未获得应有的自治权,各地于是开始出现反政府民族武装力量。

  1960年2月克钦独立军在“掸邦”成立,并从1965年开始势力壮大,占据了大部分克钦邦地区。虽然奈温政府对民地武采取“消灭”政策,但并未成功。直到丹瑞大将上台后,改变策略,与民地武对话,先后与17支民地武实现和解。克钦独立军与政府也于1994年达成停火协议,缅甸政府将该组织控制的地区设为特区,承认其管辖权。2004年至2007年,克钦独立组织派代表参加了缅甸政府主持的制宪大会,并对2008年宪法以及2010年首次大选都采取了默认态度。

  战争的导火线

  2009年,缅甸前军政府为准备次年的全国大选,要求各民地武改编为中央政府领导的边防军。势力较小的民地武都接受了改编,但势力雄厚的民地武一律拒绝了政府的要求。2009年底,果敢同盟军被政府军击溃后被改编为边防军。包括佤邦联合军与克钦独立军等民地武与政府关系陡然紧张。不过,即便过了政府所定“最后期限”,各方都一直克制,不愿引发战争。

  2010年,缅甸宣布11月举行全国大选。这一举措使克钦独立组织内部出现意见分歧。该组织副主席都甲宣布脱离克钦独立组织,另组克钦邦进步党以参加大选。该党在短时间内就在克钦邦18个城镇建立分部,并获得4000名党员。但联邦选举委员会却以“与民族武装关系密切”为由,拒绝该党注册,都甲也未获许可参加选举。缅甸政府的行为加重了克钦独立军对其的猜忌。

  一名克钦独立军要员向笔者透露,2011年6月,缅甸军方陪同某国代表视察由该国在克钦独立军势力范围建立的太平江水电站。然而克钦独立军对视察人数及时间都做了许多限制,引起缅甸军方强烈不满,随后即向克钦宣战,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于是爆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