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关键

http://www.CRNTT.com   2014-01-17 09:34:14  


 
  央行利率具有有效的调节和调控作用,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是商业银行自身是否完全是市场机制,即自负盈亏,有破产倒闭机制,如果商业银行一出现风险和市场压力,中央银行就提供流动性保护,或者作为最后的贷款人出手援助,利率市场化就不完全,也不会对商业银行形成压力,利率市场化就是形式主义,为了市场化而市场化。

  二是社会形成了长期国债收益率曲线,而在中国要形成长期国债收益率曲线不容易,它需要社会相对形成了合理的平均利润率曲线,如果行业利润率差距太大,资金集中到少数部门,社会对国债收益率变动不敏感,就无法形成有效的长期国债收益率曲线。长期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成,还需要社会物价相对稳定,并处于较低水平,如果物价波动太大,或长期物价水平过高,也难以形成有效的国债收益率曲线。

  三是商业银行的生息资本必须频繁大量交易。有专家认为,银行每天交易的资本占银行生息资本50%-60%才行。如果银行生息资本交易不频繁、规模小,其对央行利率就不会敏感。

  利率市场化后的资金价格

  文章称,如果承认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也应该承认资金的价格是由资金的供求决定的,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本身虽然也有资金供求,但是,这不是决定性的。社会资金的最终供给人和决定者是中央银行,货币是中央银行发行和印刷的,因此中央银行的资金供求和资金价格才是决定市场资金价格的本源。当然,和商品价格波动因素复杂一样,中央银行的资金价格也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流动性状况、经济和资金结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国际收支状况、外汇占款、物价水平等,其中中央银行在不同阶段关注的目标不同,对资金价格影响也会不同。

  中央银行的资金供求决定价格到底如何形成?这好说不好做。

  实际上,央行的资金供求也只是影响价格波动,真正决定央行资金价格水平的依然是其他参照指标,尤其是社会平均利润率和物价水平,而不是国债收益率曲线。在长期国债发行之前,中央银行已经存在了,中央银行的利率也已经有了,无论它调控的是央行自身利率,还是商业银行利率,央行利率的参照系已经存在,而这个参照系是什么呢?就是社会物价水平和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

  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决定着借贷者的利率水平,商业银行的利率不能把企业的利润全部吃掉,中央银行提供的资金也不能把商业银行的利润全部吃掉,因此,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决定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利率水平;而资金一旦在社会形成供求,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才能放款,商业银行就必须考虑与存款人分享收益,整个收益的分享决定了存款利率必须低于贷款利率,而存款利率低于贷款利率的水平多少,需要考虑社会物价水平和存款意愿、投资渠道、资金管理成本等。商业银行考虑的这些因素,也是中央银行的基础利率必须考虑的。

  随着市场的发展,中央银行的利率决定不仅要考虑存款和贷款利率水平、物价水平,还需要考虑资产价格变化和泡沫,预防金融危机,保障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等。当国家债券市场产生以后,需要考虑国家债券的价格,因为国债也是从国家利益角度考虑问题的,央行利率原则上不能过分推高国债利率,增加国家债务负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欧洲央行把基准利率降低到零,就是考虑不能增加政府债务本息负担。

  由此可见,央行利率形成机制很复杂,但基本上应该遵循社会平均利润率曲线、长期物价曲线、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资产价格曲线去考虑,有时候甚至要考虑汇率,但基本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前两个因素,其他因素是后来增加的。当决定央行的基准利率因素多样化以后,不同因素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情景下的作用不同。

  有时候抑制泡沫因素重,就提高基准利率,促进增长和就业占据主导地位,就降低基准利率,美国、欧洲救助危机则将基准利率降低到零,而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亚洲危机国家则大幅度提高隔夜拆借利率。

  为了吸引资金和汇率升值则提高基准利率,有些国家则降低利率汇率升值,如2009年-2012年金融危机期间的欧元区利率降低,汇率则升值。当这些因素的力量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时候,看哪个因素更重要,利率工具调节无效,则采用货币数量工具或其他政策工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