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香港两大通讯社对话:坚守新闻专业

http://www.CRNTT.com   2023-07-20 00:02:36  


香港中国通讯社社长王佳斌一行日前到访中国评论通讯社。图为:中国评论通讯社总编辑罗祥喜(左一)、香港中国通讯社总编辑黄少华(左二)、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左三)、香港中国通讯社社长王佳斌(左四)、中国评论通讯社副社长肖瑞(右三)、香港中国通讯社副总编辑罗光萍(右二)、中国评论通讯社常务副总编辑陈耀桂(右一)合影。(中评社 陆文煜摄)
  中评社香港7月20日电(记者 载丰)香港中国通讯社社长王佳斌与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日前进行了近三个小时的对话,作为香港本地最大规模、最具实力的两家通讯社,双方就香港当前媒体生态及通讯社的时代责任、传播理论实践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对话与讨论。

  两大通讯社负责人在对话中一致认为:在爱国者治港新阶段的通讯社,必须坚守新闻专业精神,要积极为香港进入由治及兴新时代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同时要有严格的“守门人”制度,要高度尊重新闻的客观性,要求真、求实地传播“一国两制”实践成果。

  香港中国通讯社社长王佳斌、总编辑黄少华、副总编辑罗光萍于18日到访中国评论通讯社,中评社予以热烈欢迎,社长郭伟峰、总编辑罗祥喜,副社长王平、肖瑞、常务副总编辑陈耀桂、助理总编辑郭至君、林艳、编委束沐、曹润来出席了两大通讯社负责人对话会,并进行了深入讨论。

  香港中国通讯社(简称中通社或香港中通社)于1956年11月13日在香港正式注册成立。作为立足香港、关注台湾、报导内地、面向海外的一家香港本地通讯社,中通社一直秉持真实、客观、公正、专业的新闻理念,向全球各类媒体尤其是华文媒体用户提供文字、图片和视频资讯。中通社主要服务对象是港澳台、东南亚及美欧等地的华文报纸、电台、电视台,目前采用中通社电讯新闻的客户约300家;同时在自营平台和多个社交媒体官方帐号拥有大批读者。中通社在香港有一支经验丰富的采编队伍;在中国内地及海外设有一支特约记者队伍定期供稿,并与其他新闻机构交换稿件。目前每年提供文字图片视频通稿、网路稿及新媒体稿等各类新闻产品逾10万件。数十年来,中通社积极参与重大新闻事件采访,及时、客观地报导世界各地新闻事件。近年来,中通社不断寻求新闻业务与传播能力的突破和改进,以求扩大在全球华文传媒界的影响力和公信力。香港新闻网由香港中通社主办,是香港极具特色、被港澳台及内地网民共同认可并广泛关注的区域性新闻资讯网站。香港新闻网于1995年7月1日创办,原名“中通网”,2009年9月起,网站启用“香港新闻网”名称。香港新闻网以展示“港味”更浓、“海味”更足的中通社报导为主要特色,及时发布港澳台地区、中国内地、国际上发生的重要新闻,关注、解读时事热点及民生话题,是海外及内地网民瞭解港澳台新闻的重要参考平台之一。

  中国评论是1997年在香港成立,现在集通讯社、新闻网、新媒体、杂志、出版社、智库为一体,分为两大核心板块,成功构建两岸共同媒体、智库媒体新概念、新形态,在两岸关系中发挥独特的领导、塑造、影响话语权的作用。其核心板块中国评论通讯社(简称中评社)是香港本地通讯社,也是两岸四地第一家数字化网络通讯社,2004年在香港注册成立,2005年6月正式对外发稿,目前已在香港、北京、广州、台湾、美国华盛顿特区、洛杉矶、韩国首尔等地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新闻采编体系。中评社下辖四大新闻网,在两岸关系、港澳问题、中美关系、东亚安全问题方面发挥独特的舆论传播作用。中评社每年约采发10万则新闻稿,数万张新闻图片,在两岸关系新闻传播综合影响力名列前茅。另一核心板块是中评智库基金会,该会与中评社融合为一体,构建了独特的智库媒体形态,并与两岸及港澳、美国、韩国、日本近300家主流智库、学术团体签订了合作协议。基金会下设的大数据中心,拥有相当数量的研究员、分析师、工程师,大数据中心能够对两岸关系、港澳问题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能够完成各类大数据分析报告和数据新闻,在新闻媒体和智库机构中独树一帜;此外基金会下属的《中国评论》月刊至今已出版25年,是两岸政府均批准公开发行的政论杂志,也是台湾“国家图书馆”馆藏期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图书馆馆藏杂志;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从2004年成立至今,已经为两岸各智库、学术机构出版图书刊物4500种。

java.sql.SQLException: Listener refused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following error: ORA-12519, TNS:no appropriate service handler found The Connection descriptor used by the client was: 192.168.1.89:1521:ora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