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0月10日电/据大公报消息,施政报告建议建设北部都会区,提供15万个创科职位,更会增加合共约150公顷土地作创科用途,不单带来培育创科人才的土壤,也提供不同机遇。北部都会区不单面对香港,也面对深圳,也有跨境的项目,尽享港深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红利,帮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香港近年在创新科技有一定成果,而在“再工业化”策略下,发展以新技术及智能生产为基础的先进制造业亦大有可为,施政报告提出构建新田科技城,以发挥更具规模效益的科技产业群聚效应。
我们认为不单需要“杰出创科学人计划”、“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吸引优秀人才来港,分享经验与技术,同时也要需要自家科技人才。要配合施政报告的宏愿,培育科创尖子固然重要,同时也要大中小学全面配合培育科创人才。
我们建议在小学阶段分拆科学及工程科,令新一代早接触科学动手能力。高中的课程需要重组,令同学有足够数理能力在大学理工科进修。为配合香港科创产业的庞大需要,我们建议大学教育需要容许人才转跑道,这才是真工的灵活设计。另外,香港大专院校需要更多应用型课程,以满足大湾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大学课程也需要更贴合产业的需要,减轻中小企培训人才的压力。
施政报告建议把创科局改组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我们认为这有助勾画未来创科产业的蓝图,把香港建设为国际创科中心。我们也支持科学园扩建及在流浮山兴建标志性的科创设施。施政报告有关建设创科中心也有其他落墨,例如建议于河套区港深创科园内设立“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科技园亦会成立“大湾区创科快线”,全方位培育初创,以及支援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其他还有继续以“创科创投基金”投资于本地创科初创企业等等,在载体、人才、资金上全力支持企业及人才开拓大湾区创科发展机遇。
相信特区政府的多管齐下,能够从政策制定开始,透过基建及园区兴建,提供土壤及机遇,令创科人才得以茁壮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