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5日,人们在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核酸检测点排队接受核酸检测取样。设立在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内的核酸检测点,为夫子庙景区商户、附近居民等提供核酸检测。 |
中评社香港8月23日电/近一段时间以来,德尔塔变种毒株肆虐全球,包括美国、法国在内多国疫情出现大幅反弹,中国外防病毒输入压力陡增。7月份以来,南京、扬州、郑州、荆门等地相继出现聚集性疫情,短时间内多地、多源发生疫情,导致中国面临自2021年以来最为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美国、法国以及西班牙等西方媒体纷纷发声,对中国政府对新冠病毒的“零容忍”政策深表“关切”,幷臆测中国最终可能会接受类似西方的“与病毒共存”。他们认为中国严控疫情的做法代价过高,“恐令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与世隔绝持续数年”。
法国《欧洲时报》8月20日载文《中国抗疫,“严”字之下如何“宽”?》,文章说,自此次疫情出现,中国政府无论是从中央还是到地方都已明确表示,要从严从紧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决阻击德尔塔病毒在境内的传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于7月29日至8月15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河南以及扬州市调研疫情防控工作时,在三地先后三次指出,要“从严从紧抓好各项防控工作”。尤其在扬州,孙春兰还补充强调,“一鼓作气打赢聚集性疫情歼灭战”。8月初,云南省委针对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强调要“严防死守、严而又严”。
不过,就在中国国内近期出现关于“清零”与“与病毒共存”两种不同声音之间的争论。中国卫生健康委(卫健委)主任马晓伟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明确,要“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为应对此次疫情反弹,中国举国上下再次力主“严”字当头,似乎应该不难理解。
一方面,“严”的理念已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从治国理政层面上讲,有“君明而严,则群臣忠”;从教书育人角度谈,还有“严师出高徒”;若从个人品德修养塑造上看,则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等,不一而足。从这些例证足以看出,“从严”作为一种行事风格与态度在中国早已深入民心。面对世纪疫情,中国上下同心协力,共下“从严抗疫”这盘棋是顺理成章也就不足为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