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田家炳尽捐20亿工厦资产
http://www.CRNTT.com   2012-06-22 08:10:16


田家炳(右)在基金会董事局内只留荣誉主席虚衔,主席一职现由儿子田庆先(左)担任。
 
  “社会不少坏事 都是有钱人做的”

  田家炳自言,无私奉献的精神源自于其父田玉瑚遗风。他忆述,父亲一直以身作则奉行节俭,并厉行公义,乡亲间有纠纷也找父亲主持公道,令田家炳自小已有“多做好事、多贡献社会”的信念,亦促使他多年来把捐款集中在教育上,提倡德育。他语重心长说,穷人为“啖饭”做坏事还算情有可原,但不少对社会有负面影响的事,其实是有钱人所做。

  出书述生平 自称“一尘老人”没建树

  田家炳基金会本月为田家炳出版《夕阳穿树补花红——溥施隆教的田家炳》一书,总结田家炳大半生经历。该书在代序中透露,很少人知道田家炳有别号“一尘老人”,取自客家俚语“无一尘用”,是田老谦称自己没建树。

  效父行公义 《治家格言》背诵如流

  田家炳祖籍广东梅州,父亲田玉瑚在家乡经营油盐茶米、酿酒和畜牧等生意,非常重视家教和以身作则,在乡间颇具名望。田家炳说,其父对他影响最深的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厉行公义,他说,旧中国家族观念很强,强势的氏族欺负弱势氏族时有所闻,而田氏一族也属于弱势之一。当乡亲间有不少纠纷,最后往往会找田玉瑚出来主持公道,“我父亲不畏强权,令正义得到伸张,而受过他帮助的乡亲,除了口头上感激赞颂,有些甚至会亲自来到他身前叩拜感谢”。

  第二件事是田玉瑚重视子女的德育传承,要求田家炳自小背熟明末清初学者朱用纯所着的《治家格言》,并要亲身实践。时至今日,田家炳对《治家格言》仍背诵如流,其中一句“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常提醒他要低调行善,做事多考虑对社会会否有负面影响。

  当年创业 为偷渡者创就业

  家训除加深他对慈善工作的坚持,亦影响他的创业路。他在日本侵华时逃到印尼,战后至1958年举家迁到香港。当年香港百废待兴,他毅然选择做人造皮革和塑胶工业。他说,做皮革利润不高,与海外市场竞争又大,但可制造大量就业机会,遂决心兴办﹕“当年香港无这种工业,但非常适合当年香港社会。当时香港好多偷渡客,如果我能做到,可以带动下游加工工业,带动就业机会,并不是赚钱问题。”

  田家炳多年来致力投放资源兴建学校以推广德育,但他亦对内地社会世风日下有所忧虑。他表示,对社会的负面事情不愿多谈,但语重心长说﹕“穷人为‘啖饭’做坏事还算情有可原,‘有钱人’则太不应该。一些事情如毒奶粉等,始作俑者都是‘有钱人’。”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