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评社的风骨与新闻专业主义
http://www.CRNTT.com   2021-06-26 00:29:52


郭伟峰(左二)与中评智库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在一起。
  中评社╱题:中评社的风骨与新闻专业主义 作者:郭伟峰(香港),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

  【摘要】中国评论通讯社应该是一个有风骨的新闻媒体,这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的追求,更是我们的实践。

  一、中评社的风骨

  风骨可以解释为刚正的气概;顽强的风度、气质。风骨用来品评人物,始于汉末,魏晋以后曾广泛流行,如《宋书·武帝纪》称刘裕“风骨奇特”,《世说新语·赏誉门》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称王羲之“风骨清举”,《南史·蔡撙传》称蔡撙“风骨鲠正”等。当时所谓风骨,一般指人的神气风度方面的特点而言。这一品评人物的概念,不久即为文论和画论所采用。刘勰是最早将风骨概念用于对文章的品评的,他的巨著《文心雕龙》就有风骨一章。中评社的风骨不是仅仅指一个人,而是指一群人,包括这群人是如何做事,如何写文章的。中评社的风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第一,风骨鲠正:鲠正就是刚正、正直的意思,这是风骨的骨,没有刚正、正直的内涵,风骨就成了风格或者风流。在两岸及港澳舆论场,中评社的刚正、正直的内涵体现在严格守护着端正的新闻道德与新闻伦理,有高标准高要求,拥有公信力。可以说,中评社坚守传统的新闻媒体底线不动摇,坚持客观公正理念原则不动摇,坚持以和为贵的理想不动摇。在刚正、正直的基础上与受众互动。

  第二,风骨清举:汪道涵会长在创办《中国评论》月刊伊始就告诫我们“要做到‘四不沾靠’”,言下之意就是不要去巴结各方势力。就是在“四不沾靠”思想的的指导下,中评社从来不为哪一个方面的势力使用、利用。风骨清举的清举有清明公正的意思,要做到清明公正,首要条件就是不为不公之人、不公之势力利用。中评社在两岸之间从来没有成为哪一个派系的舆论打手,中评社人更是不求官不求财,守得住寂寞,坚持发挥清明公正的舆论力量,才有今天的风骨清举。

  第三,风骨之力:南北朝的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如是说: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懂得怎样使文章有骨力的作者,文辞一定选择得精当;懂得怎样使文章有教化作用的作者,思想感情必然能抒写得显豁。文字运用得准确而不能改易,作品发生的影响牢固而没有止境:这就是讲究风教与骨力的功效”。中评社的风骨之力就是要有影响社会舆论的实力,之中要有思想的高度,要有拨乱反正的责任,要有舆论引导的功能。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著名的“建安风骨”之论。建安为汉献帝年号(196-220),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创作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都爱好和奖励文学,招揽文士,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众多作家。他们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一个诗歌高潮。其主要特点是意境宏大、格调高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呈现出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构成了“建安风骨”(也叫“汉魏风骨”)这一时代风格。

  中评社的风骨如果有什么时代特点的话,那就是怀有国家完全统一与民族复兴的理想和壮志,有宏大的意境、高昂的格调。中评社要团结所有有识之士,为时代发声。

  二、中评社要有成为“文笔之鸣凤”的志气

  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有一段关于野鸡、老鹰、凤凰的高论,非常有意思:“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沈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这样:“野鸡有着不同色彩的羽毛,但最多只飞一百步,那是由于肌肉过多而力量缺乏。老鹰没有什么彩色,却能一飞冲天,那是由于骨骼强壮而气概雄健。创作的才华和能力,也和这差不多。如果文章写得既在内容上能起风教作用,而又在文句上富有骨力,但是缺少辞采,那好像是飞集文坛的老鹰;如果只有辞采而缺乏教化作用和骨力,就恰像文坛上乱跑的野鸡。只有既具备动人的辞采,又富于感化作用和骨力的作品,才算是文章中的凤凰”。

  古为今用,刘勰这段高论予今天的中评社现实的启示:在两岸关系及港澳舆论场,中评社怎样才能修炼成“文笔之鸣凤”?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启示一:即使拥有超大量的新闻资讯,却没有舆论引导的实力,也就无法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作用。现在网络媒体的主要兴趣在于汇聚信息,尤其是自媒体时代,任由个人的信息滋生,资讯虽然非常丰富,但大多数都好像是没有整理过的野草地,茂密的野草中,却是成果的荒芜。所以,我们经常看得到非常庞大的资讯平台,却完全无法塑造出自己的舆论影响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也就是一只起不到作用的野鸡。这是中评社的大忌,中评社如果肥膘太多而无骨力,将会一无是处。

  启示二:即使承担社会责任的新闻媒体,也必须懂得顺势而为,这样才能获得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刘勰的“老鹰说”告诉我们,有宏图壮志,又有能力固然好,但是在形式上一成不变,也很难获得更多人的关注。老鹰飞得很高,但是远离了受众,这样也不行的。现在纸媒出现了将亡之态,原因就在于无法与受众互动,远离了受众为中心的大趋势。所以,光有骨也不行,必须善于驾驭风,风对中评社而言,就是顺时代潮流之意。中评社是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初诞生的,现在更要御风而动。

  启示三:要承担社会责任,也要获得受众的重视,这样的新闻媒体才能成为思想舆论的领先者。“文笔之鸣凤”是刘勰提出的最高境界,对中评社而言,这就是一个形神兼备,有远大理想,又能够获得广大受众关注支持的最高的新闻媒体境界。坚持原则,又能引发受众共鸣,达到凝聚共识的效果,最后为民族复兴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实现汪道涵会长提出的“共同缔造论”之最高境界。毋庸讳言,尽管中国评论实践了24年之久,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还是差得很远,然而,我们永远不会泄气,也不会放弃,一直在追求的跋涉中。

  三、中评社记者的素质

  中评社的风骨离不开记者的高素质。新闻记者应具备的业务素质包括:不断学习的习惯、追求真相的执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准确朴实的文风、甘于吃苦的精神、丰富广博的学识、宽容善良的情怀、尚俭守德的品格。亟须强化的四种素质包括:法律素质、获取信息能力、专业化素质、人文素养。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是对的。

  美国的新闻理论中,也非常看重记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如美国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说:记者的素质包括:“坚持不懈;公正;知识面广;进取心;勇敢;富有同情心。”美国田纳西大学新闻学教授、传播学院荣休院长凯利·莱特尔在《全能记者必备》一书中说:“对一个记者来说,最重要的素质——除了写作的欲望和能力外,也许就是永不满足的好奇心、灵活及随和的个性、善于总结经验的本领、在截稿期限压力下工作的气质和接受客观事实的宽容心。记者还必须胸怀大志、生气勃勃、意志坚定,而且首要的是能约束自我。”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总编辑理查德·卡塔尼总结了职业新闻记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包括:独立、高产、细致、愿作榜样、通才、权威性、进取心、乐于助人、视野开阔、敏感、深思熟虑、自信、有个性、直觉感强、可教、无私、责任感强、活跃、有条不紊。

  总而言之,专业记者的素质被提到了很高的要求层次,在我看来,无论记者的素质要求有多少,但是只要有这么一条出现了,这个人就不具备做记者的任何素质,那就是:没有社会道德感。对社会每个成员来说,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主观上都要认真地选择自己行为的动机,考虑行为的后果。道德责任,反映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道德原则规范。自觉遵守和履行自己在各方面所承担的道德责任,是每个人应具有的品质。履行道德责任,要靠内心信念和高度的道德责任感。没有社会道德感,就没有了记者的所有素质。除此之外,中评社对记者还有四项要求:

  第一,中评社记者应是使命型的记者。没有使命的新闻媒体,很多会沦为猎奇牟利的媒体,这样的媒体中当然就不存在记者的使命感。正如我反复强调的那样,中评社是有初心、有使命的新闻媒体,为民族复兴、国家完全统一发挥新闻传播的力量,这就是最简明扼要的中评社的时代使命描述。中评社不必拘泥某一个政治概念或者某一段政策主张,应该以国家与民族最大利益为依归。中评社在传播过程中,针对各种时事新闻,必须具备如下的采访编辑原则:其一,互利共赢,用和平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来衡量新闻重要性。其二,价值共享,重视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融价值。其三,包容共生,包容两岸及港澳同胞之间的感情。一个伟大的民族当然具有伟大的智慧,传播智慧,也是使命。百年未见之大时代、大变革的“未来”已来,中评社要抓住时代机遇,参与到过程之中。在这样的平台上,中评社的记者一定是有使命感的记者。

  第二,中评社记者应是思想型的记者。中评社是一个智库媒体,长期以来为两岸关系进行理论创新,开拓与发挥思想的力量。有思想才有力量,所以中评社的记者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新闻记录,必须承担思想的传播者角色。所谓思想型,就是有思想、有思考、有观点、有主意,有见解、有洞察能力,广泛关注各种社会现象并深入剖析之,是有创造性的思考者,对新事物有吸收的能力。有思想的记者的新闻作品才能有深度有力度,才能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力。

  第三,中评社记者应是道德型的记者。记者要有职业道德,而中评社记者要有更大的追求,中华传统的道德理想“仁”,就是中评社记者追求的道德目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希望在国家完全统一进程中,坚守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立场原则,拒绝非正义、不道德的战争,遏止两岸陷入万劫不复境地的一切危机。

  第四,中评社记者应是专家型的记者。记者不是简单记录文字的工具,只有成为专家型的记者,才能把与历史同行的工作精神发挥到淋漓尽致。中评社培养的优秀人才,既是记者,又是智库专家,有采访实践能力,也有理论创新能力。中评社记者不应该是平庸之辈,而要做能够影响时代的人,在媒体大变化的时代中共同努力,勇于承担、善于创新,做出最亮眼的成绩,成为两岸及港澳新闻界的传奇。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