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18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社评论员专栏 ->> 余东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社评:美中在西太平洋互相包容真有那么难?
http://www.CRNTT.com   2019-01-23 00:01:08


美中在西太平洋的战略博弈将是长期的,但在博弈中寻求包容共存之道,是避免两国走向战争的不二选择。
  中评社华盛顿1月22日电(评论员 余东晖)2018年是美中关系转折性的一年,已经持续40多年的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在美中迎来40周年之际,已经被对华竞争政策所取代,会否进一步向对华遏制政策演化,尚有待观察,但“新冷战”阴影确已悄然浮现。在此背景下,谈论美中在西太平洋地区的互相包容,似乎不合时宜。

  然而最近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乔治·华盛顿大学埃利奥特学院兼职教授保罗·希尔(Paul Heer)在《国家利益》网站上发表题为“重新思考美国在东亚的主导地位”的长篇文章,呼吁华盛顿应该寻求缓和目前与北京的区域竞争趋势,而是寻求与北京接触的机会,以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地区力量平衡。

  2007年至2015年担任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东亚事务高级官员的希尔表示,长期以来,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政策框架一直是防止出现一个排他性的、充满敌意的霸权。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宣称中国在东亚“谋求取代美国”,从而实现“印太地区霸权”。为了避免这种可能性,华盛顿必须在政策上保持其在该地区的霸权,这是特朗普政府倡导的“自由开放的印太”的核心。然而,希尔指出,这一政策“咒语”有两个根本问题:第一,它错误地描述了中国在该地区的战略意图;第二,美国想在西太平洋独霸的战略目标可能再也无法实现。

  已经好久没有听见这么清醒的声音了。在华府一片对中国喊打喊杀的喧嚣中,美国外交学界的“对华接触派”或“亲华派”噤若寒蝉,有些“熊猫拥抱者”悄然转身为“弑龙者”,主张继续对华接触者成为“少数派”。这“少数派”中就包括希尔。去年出版专著论述冷战遏制战略起源的希尔指出,当年提出对苏联遏制策略的美国战略学家乔治·凯南也曾主张阻止中国影响力在东亚的上升,这与今天美国领导人的做法不谋而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