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对台湾大选与其后续发展之剖析与展望
http://www.CRNTT.com   2020-03-21 00:24:04


无论是民进党或国民党,似乎均忽略了台湾在21世纪地缘经济时代“经济安全”之重要性。
  中评社╱题:对台湾大选与其后续发展之剖析与展望 作者:熊玠(美国),纽约大学在职终身教授

  蔡英文的真实意义无外乎是在两岸关系上要拖。所谓“坐下来谈”,识者认为还不如说“坐下来等”。问题是无论是拖或是等,恐怕只是蔡英文(以及民进党)的单方情愿。这样单方情愿的背后,是台独分子基于有美国后台撑腰的幻觉,单相思地想做美国的“反共桥头堡”。可笑的是,尽管民进党人素来蔑视、奚落国民党,而将台湾成为美国的“反共桥头堡”,岂不是回复到蒋介石时代的台湾?可惜今日的时代与昔日大有不同。

  导言

  今年一月的台湾大选,代表国民党的韩国瑜,挑战民进党蔡英文竞选连任。几经周折,最后冲刺关头,群众踊跃支持韩国瑜热烈之情绪,迹近疯狂。一般观察家均以为投票将是韩胜蔡败的结果。但开票出来,正好相反。此种怪异现象,虽是难以被很多人(包括中立的观察家)接受,更难解说其中道理;而其所以有如此之成效,无形中暗藏了若干重要玄机,譬如,投票之分布状况等等,均足以帮助我们瞭解与预期台湾政治路线发展方向的未来。这不但与台湾在民进党继续统治下的政策导向(包括两岸关系)有关;甚至对于国民党改组革新以重振已往之余威,均含有必要的含义与启示。

  一、选举胜负之分析

  首先,关于韩国瑜败选之原因,主要可归纳成三点:

  (1)国民党内部不团结。譬如,所谓的“知识蓝”与“经济蓝”大多没有投票给韩国瑜。而这两组人总数约有两百万之多。“知识蓝”是指蓝营中拥有高等学历者(譬如博士、教授们),他们对“卖菜出身”的韩国瑜(虽然他也拥有国际关系的硕士学位)暗藏鄙视心理。譬如一次马英九与吴敦义为韩国瑜站台,在他们话说完以后,还没有等到韩国瑜本人到场,就径自离开。这岂是对韩本人有尊重之心的表现?

  (2)众多媒体因受到民进党执政霸权的收买,对韩国瑜极尽诸般涂黑与蓄意曲解之能事。譬如韩国瑜在选举最后冲刺之前夕,由高雄市长之职务请假出来全力从事竞选活动,而这些媒体则配合民进党对其中伤之宣传,攻击韩市长假公济私;并以愧对高雄市民为由,对韩市长大事毁谤。结果导致韩市长在自己高雄市辖区仅得到34%的选票。

  (3)民进党自陈水扁任总统开始篡改历史的“去中”教科书施教以后,20年来培养出了一批附和台独而仇视大陆的年青一辈。据统计,这些年青选民已有311万之众。他们无形增加了蔡英文的声势,有损韩国瑜的票源。

  其次,再谈蔡英文当选之主要原委与其含义。

  (i)最主要有助于蔡英文的,是2019六月以来的香港动乱。蔡英文一向以她所谓的“一国两制在香港失败”说法,作为抗拒大陆对台“吞并”的藉口,但她以前没有实际证据。此次香港大规模动乱,给予蔡英文一个天上掉下来的好机会。不但证明了她的说法言之有理,而且表现了她有人所未有的眼光。不但此也,由于她的鼓励与曲解,一般台湾人民,尤其年青一代,对大陆可能的“文攻武吓”大大消失恐惧。换来的是,有鉴于香港年青人大胆放肆叫嚣,他们一则对大陆的敌视有增无已;二则毫无恐惧地投票给了蔡英文。

  (ii)在某个程度上,也可以说美国特朗普总统的“玩台湾牌”以对付中国大陆,起了无形的作用,帮助了蔡英文。因为台湾的选民(尤以年青一辈为然)看到美国资助与鼓励香港的抗中,竟联想到台湾对大陆无须“委屈求全”,而对台湾有美国“保护”之幻想,有增无已。

  (iii)另外还有一个隐藏的因素,也帮助了蔡英文。那就是她两项手法的配合。一是运用巧妙手腕,让立法院通过了她的“反渗透法”;这个让一般人对台湾的安全感陡增。另外一则,是自编自导自演的“王立强假间谍”案。一石两鸟地制造台湾人对大陆“渗透”的恐惧,帮助了反渗透法迅速在2019年12月31日通过;以及无中生有地达到了中伤韩国瑜接受大陆金钱资助贿赂说法的目的。虽然韩国瑜非常慎重地严加否认,但显然仍有若干选民误信为真地对他失去信心。

  对此假间谍案,我须加一脚注。根据前国民党议员(也是此次新党不分区立委候选人)邱毅的爆料,去年11月下旬,民进党的“操盘手”邱义仁曾赴澳洲雪梨,与王立强谋面,并塞给他一大笔钱。“假共谍案”随即爆发。王立强接受澳洲记者尼克访问时,爆出他所编造曾在台湾资助韩国瑜等等虚假故事。直到被北京揭发是诈欺案为止。

  二、蔡英文当选连任的后果

  蔡英文当选连任后不久,在招待国际记者会上回答BBC(英国广播公司)记者的发问,宣称台湾无宣布独立之必要,因为它已是一个“独立国家”,名叫“中华民国台湾”。在该记者追问说马英九时代曾标榜台湾与大陆间的关系宜追寻有创意的“暧昧”模糊。难道这点已不合时宜了吗?蔡英文的答复是目前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所以她对两岸关系的信念,是应该由暧昧转为明朗化。从这一点看来,蔡英文已打破以往民进党素来“选前抗中、选后和中”的策略与手法。她之所以敢如此一意孤行,是除了她自己高票连任外,还有民进党此次选举取得立法院61席(超过全部113席之半数),是完全执政。国民党仅得38席。

  对此点,有人批评蔡英文罔顾“中华民国宪法”而企图藉她胜选之气势不经修改宪法或公投的途径,进而将载于宪法的名称径自更改为“中华民国台湾”。如此独断独行,简直可说是以胜选代替公投。如果这是今后蔡英文(与民进党)长此以往的作风,那绝非是台湾之福。

  在记者会上,蔡英文也向“中国”提出两岸互动的四个基础,即“和平、对等、民主、对话”。意思是对岸必须放弃对台武力威胁;双方都互不否认彼此存在的事实;台湾前途要由它的2300多万人民决定;双方能坐下来谈未来关系的发展。字里行间,蔡英文的真实意义无外乎是在两岸关系上要拖。所谓“坐下来谈”,识者认为还不如说“坐下来等”。问题是无论是拖或是等,恐怕只是蔡英文(以及民进党)的单方情愿。这样单方情愿的背后,是台独分子基于有美国后台撑腰的幻觉,单相思地想做美国的“反共桥头堡”。可笑的是,尽管民进党人素来蔑视、奚落国民党,而将台湾成为美国的“反共桥头堡,”岂不是回复到蒋介石时代的台湾?可惜今日的时代与昔日大有不同。就如有人指出,蒋介石的时代还有美国第七舰队巡弋台湾海峡;而今日的华府仅是口惠而实不至,正如孟子所说,“非不为也,是不能也”(注:今日之中国大陆已非昔日之可欺也)。蔡英文之辈对美国的幻觉,只能自欺而无法欺人。其理自明。

  三、国民党在选后的反应

  国民党败选后,党主席吴敦义引咎辞职,是预料中事。但比较值得注意的有三点。第一,按照一般惯例,在这种情形下总会有人虚应故事地表示“挽留”。但对吴的辞职,居然党内毫无任何挽留的表示。

  第二,败选以来,国民党青壮派逐渐抬头,并发难作世代交替之呼吁。尤其在国民党现有资深菁英无人有压倒性呼声的现状之下,党内青年团总团长等青壮派的未来动向值得注意。

  第三,国民党内的青壮势力将败选与国民党的大陆政策挂钩,公然提出抛弃“九二共识”,甚至主张停止两岸三通。众所周知,国民党最具影响力和优势方面在于能够妥善处理两岸关系,而现在自废武功的做法实在令人担忧。

  另外,亦跟青壮派有关的一点,即他们对一月大选计算选票的票务处理,曾高声疾呼地挑战“中选会”计票的公正性。值得在此一提。

  任何选举,一定会有废票与所剩的空白票。这些票的数目必须由负责督导执行票务的机构公布。唯有如此,方能让外界知道,有无做票勾当发生。此次大选负责督导执行票务的“中选会”,是由执政党(民进党)指派组成,虽然反对党亦有在现场的监督人员,但废票与剩余的空白票(尤其是空白票)的处理与销毁,完全是后台作业,是一般监督人员所不能顾及的。如果中选会蓄意多印若干万张票,私自幕后将之渗入合法的投票袋,就很容易完成“做票”的需要。虽然现代电脑作业程序略有不同,但“中选会”人员仍可将空白票趁便输入电脑。电脑也无法分辨输票的人手,究竟是来自选民还是来自“中选会”工作人员。台湾选举后,已经有国民党人(据知是党内的少壮派)提出质疑,为何“中选会”不公布废票与剩余空白票之数目多少。可是,嗣后,似乎“中选会”对此问题并没有正式作答。

  结束语

  大选后,很多人(包括“知识蓝”)担忧台湾安全,特别强调须注意大陆军事实力(特别是海军与空军)的威胁;他们指出,单是大陆的国防预算就是台湾的14倍等等。这种议论反应了一般人对大陆可能会因蔡英文一意孤行的“抗中”政策而做出相对反弹的担心。

  可是,台湾,无论是民进党或国民党,似乎均忽略了台湾在21世纪地缘经济时代“经济安全”之重要性,以及它对台湾之未来能起的决定性作用。其理由,大概是很多人都还活在台湾曾一度是亚洲四小龙为首的过去时段。自民进党陈水扁执政以来,台湾已由四小龙之首退居为四小龙之尾。而在蔡英文执政四年中,由于她刻意躲避大陆市场而寻求所谓“南进政策”,企图在东南亚寻找能替代大陆的市场。结果因东南亚鲜有甘愿帮助台湾而得罪中国大陆的国家,故而她的南进政策遭遇惨败。更导致台湾经济再度一蹶不振。2019年台湾经济成长率,按照IMF(国际货币基金)资料,仅是2.6%。相反的,大陆经济的成长率则是6.2%。

  另外一个可能让台湾仍然“自大”的因素,是在人均GDP上,台湾的25,008美元超过大陆的一万美元。可是,在宏观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上,大陆14兆美元之数,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台湾GDP的23.7倍。因此,有人预期等到大陆的人均GDP大过台湾时,以一个毫无自然资源的台湾小岛,为求它自身的经济安全,恐怕非得扭转其“抗中”之选择不可。在二十一世纪地缘经济时代,经济安全比军事安全(即传统之国防)之重要性,有过之而无不及。此话,且说在前面,看看未来民进党究竟能否抗拒乾坤大势之运转、而继续其漠视台湾人民利益的我行我素作风。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0年3月号,总第267期)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