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6月23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中国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是5.5%,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的4.8%。中国要想实现既定的目标,应转换思路,以更加积极进取的姿态,确保全年增长目标实现。
首先,中国应一如既往,加大投资,增加就业岗位,实现社会稳定。中国投资不仅仅包括政府投资,也包括民间投资。中国投资不是传统基础设施投资,而是数字基础设施投资。中国已经制定了加大投资的具体政策,将会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增加投资,确保中国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尽快转化为数字经济。
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有可能会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相互融合方面、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这些投资属于规划中的中长期投资而不是短期投资。换句话说,要想实现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长期投资只能起到基础性作用,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其次,中国应进一步刺激消费,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但是,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指出的那样,在拉动经济增长诸要素中,消费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或者说,消费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中既包括生产消费,也包括生活消费。中国增加消费,既包括增加生活消费,当然也包括增加生产消费。中国实施的一系列税收政策,都旨在增加生产消费。
过去中国在增加消费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鼓励农村居民从事旅游服务。但是现在看来,如果只是单纯增加生活消费,而没有考虑长远,那么,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疫情期间,旅游产业遭受重大打击。如果继续加大对旅游产业投入,那么有可能会给经济增长带来更大的压力。中国在短期内不可能按照传统政策,刺激消费。中国消费一定是生产性的消费,或者这样说,是增长型的消费。譬如,中国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和第六代移动通信网络领域,有可能会加大投入,通过鼓励电信服务商降低价格,加快终端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从而确保中国消费者真正享受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