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社评:中国应慎防疫情防控影响春耕粮食生产
http://www.CRNTT.com   2022-04-18 00:02:12


  中评社香港4月18日电(评论员 陈鸿斌)进入今年以来,中国各地疫情出现多点散发、反弹状态,于是各地相应加强了各类抗疫措施。但许多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层层加码,使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对工业和服务业而言,暂时的影响还可以通过此后的努力予以弥补,但农业生产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农业生产与时节密切相关,一旦过了适宜的时节,则将使当年的产量受到无法弥补的影响,这也就是“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因此,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有“不误农时”这一说法。其实不仅中国是这样,世界各国也一样。

  中国是全球头号人口大国,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对中国乃至全球而言都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中国政府多年来始终坚持贯彻的一项重要政策。虽然中国的粮食连续多年取得丰收,但随着中国人民的消费水平逐年提高,中国的肉蛋奶消费量明显提升,由此增加了对大豆和玉米等饲料需求的强劲增长,以至中国近年来的大豆进口量在1亿吨高位徘徊,占全球玉米交易量的60%,去年玉米进口量也出现激增势头。这使得中国的粮食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中国政府一再呼吁各地必须全力以赴加强粮食生产。

  一年之计在于春。欲确保粮食生产获得预期的收获,抓好春耕无疑是重中之重。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目前中国各地农村的春耕工作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这对确保今年再度取得丰收产生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虽然目前各地政府正在全力以赴消除由于抗疫对春耕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但这些影响很难完全消除。

  于是,中国农业农村部日前紧急下发通知,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工作,不误农时春耕备耕,打牢全年粮食丰收基础。通知要求各地压实责任,稳定春播面积,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领导人共同负责制,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春播前要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市到县。各地应及早动员农民下田春耕。采取差异化防控措施,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引导农民和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有序下田,避免人员聚集。确保种足种满,杜绝耕地撂荒。

  东北一直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在冬季农闲时,农民都会前往城市打工以获得现金收入,在春耕开始前再返回农村备耕。4月初本是东北地区备春耕的关键时期。水稻育秧、秸秆离田、翻地起垄等农事活动必须按部就班展开,这样才能保证随后的春耕顺利进行,晚一步都会影响播种和全年收成。但今年由于抗疫措施的强化,尤其是吉林省出现疫情高发状态,对出城人员严加控制,许多进城打工的农民无法返乡备耕。截至4月10日,仍有三分之一的农民滞留城市,而此时吉林农村的水稻插秧面积已达一半,这对吉林省的春耕工作无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很多农民还滞留在城市,所以他们的耕地只能由村里安排其他村民代耕。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