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强化企业基础研究须加快四个机制建设
http://www.CRNTT.com   2021-02-02 09:18:58


 
  二是坚持以价值为中心探索分类评价机制。要推动企业突出基础研究成果的创新价值、经济价值、应用价值等,注重成果在科学、技术和工程前沿的新发现、新突破、新应用等,分层分类建立成果长效跟踪、孵化转化应用等方面的成果评价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完善、有效的突出基础研究重要性的科研人员考核指标体系,发挥评价机制的积极导向作用。运用各级政府的科技基金资助企业与学研方合作的基础研究项目,对产学研合作研发的优秀成果给予奖励。

  三是坚持以应用为核心实践创新成果转化。要突出企业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转化,打通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研究成果转化的通道,支持企业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基础研究转化工作,协同促进研究成果向企业应用基础研究转移,有效提升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市场转化,有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四是坚持以降低成本为手段鼓励创新投入。要对企业不同投入级别的研发成本进行梯度税率或扣除,探索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和科学仪器设备投入的政策,适当加大企业基础研究支出的所得税加计扣除比例,对企业的大型科研设备投入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制、进项税抵扣增值税等。增加技术转让交易成本,引导企业投资基础研究,限制海外并购获取研发成果补贴和申报减税许可。

  多方协作:加快推动开放机制建设

  文章强调,推动企业基础研究开放合作,既是推动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迫切需要,也是企业壮大发展的迫切需要。针对企业基础研究开放合作方向不明、道路不畅、资源不足等问题,加快推动企业基础研究开放机制建设,重点在积极利用国际合作资源、积极推动产业创新资源集聚、实施创新资源融通共享、积极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下功夫,实现有效利用创新资源和合作共赢。

  一是积极利用国际合作资源。要加强基础研究、基础应用研究战略咨询,研判国际、国内科技发展趋势,推动企业适应科学开放性和全球化发展新趋势,适应大科学、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新要求,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鼓励有能力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鼓励企业参与构建具有国际学科融合、科研众包众筹的国际合作新平台,形成携手世界共同破解世界科学难题、化解全球重大风险的全球化开放创新机制,努力攻克迎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工艺、新材料等科技革命机遇的基础科学重点,突破事关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新冠肺炎疫情、社会环境污染等重大风险挑战的基础科学难点,与世界共享创新成果,提升企业国际科技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是积极推动产业创新资源集聚。要顺应科学发展纵深推进趋势,聚焦产业全链条安全自主可控需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建立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商业应用”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前沿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协同创新,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健全决策咨询机制,让市场竞争和同行评议来选择具体优先领域和技术路线。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合研发机构,形成以企业基础研究需求为导向、带动供应端协同创新。与产业需求端建立市场需求快速响应反馈机制,引导和驱动企业基础研发。

  三是积极实施创新资源融通共享。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辐射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的成果共享机制,避免基础研究重复、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成果潜能。建立更加完善、利于成果融通共享的基础研究成果专利保护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融通共享。坚持全球视野,建立国际化基础前沿科技信息交流机制,参与基础研究国际化高端人才智库平台建设,推动高端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融通共享。

  四是积极保护知识产权。要从基础研究中划分出具有实用性特点的衍生性专利,将其纳入专利保护范围。调低基础研究衍生性专利的实用性标准,或在不同产业对专利实用性的含义进行不同界定,使基础研究的成果更容易转化成具有实用性特点的专利,使基础研究能够获得合理回报。

  加快企业基础研究机制建设,是企业摆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实现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占据国际领先地位的核心能力,是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创新生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的根本保证。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