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方供图) |
在“台湾问题国际环境与国际因素的新变化”环节中,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夏立平在分析台湾问题国际环境和国际因素的新变化时认为:拜登政府对特朗普时期较为冒进的对台政策和做法进行了一些回调,但仍然在台湾问题上采取“切香肠”的做法,试探大陆底线,打擦边球。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特聘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台湾研究中心主任林冈分析台湾问题历来受制于国际大格局特别是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的近期变化主要是经济和科技竞争加剧、美方对中国发展和治理模式的疑虑加深、台海和南海军事形势紧张。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信强分析道,近期以来,台湾问题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动向,主要表现出“三多”的特征,亦即介入台湾问题的国家数量增多;外国介入台湾问题的领域增多;外国介入台湾问题的手段增多。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王海良认为台湾问题国际化的新动向主要表现为:一是美国主导的全联盟、半政府集体挺台模式,包括全球民主峰会。二是把台湾界定为民主实体,并以民主为路径,给台湾以准国家地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胡凌炜提醒需警惕台湾当局采取由外而内的方式为法理“台独”创造条件。中美关系及国际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台湾当局试图在国际势力的纵容下开辟新的路径,由外而内地为法理“台独”创造条件。可以明确的是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任何形式的“台独”都将难以实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副研究员童立群认为: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CPTPP这一组织同样应遵守国际法,必须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民进党当局如继续歪曲曲解联大2758号决议,以经贸为由拓展所谓“国际空间”、进行谋“独”活动,必将以失败收场。上海台湾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肖杨认为 “住民自决论”是“台独”势力谋求“独立”的手段。必须在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对其进行反制。一是要持续强化一个中国原则的国际习惯法地位。二是要继续完善出台专门性法律法规,推进反“台独”法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