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巨大,但潜在的网瘾以及不适当内容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香港《南华早报》网站) |
中评社香港8月5日电/3日,中国媒体一篇谈网络游戏的文章刷屏中国社交网络。该文将网游比作新型毒品。虽然该文在发表后一度删除,但在将“精神鸦片”“电子毒品”等字眼删除后,又再度上线。面对点名批评,某游戏公司负责人称,将游戏称作为“精神鸦片”一词不但伤害很大,侮辱性更是极强,为千百万游戏行业从业者感到屈辱。
美国《侨报》8月4日载文《网游被指是“精神鸦片”,冤吗?》,文章说,网游被称为“精神鸦片”,究竟冤不冤?
游戏产业在华发展时间不长,但势头强劲。有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游戏市场销售收入为2786.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20.71%。其中,电子竞技产业发展更是迅猛,电竞用户规模目前已达4.84亿人。今年2月,中国人社部官网还首次颁布了电子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于此而言,游戏成“精神鸦片”“毁了一代人”的说法值得商榷。
其实,对网游之弊的讨论,这些年在中国从未停息过。如何防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都是每年中国全国“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不可否认,网游的主要受众幷非未成年人,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随着手机的普及,网游玩家呈现出低龄化特征。不少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成了网游痴迷者。因痴迷游戏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学生不在少数。于此而言,媒体将网游称为“精神鸦片”也可理解。
但客观而言,未成年人沉迷网游,不仅是行业问题,同时也是家庭问题、社会问题。通过分析一些案例就可发现,父母忙于事业或外出务工而疏于陪伴、监管,是很多未成年人“恋上”游戏的重要原因。一些游戏平台对玩家“大小通吃”的做法,则对未成年人游戏上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再加之孩子在课堂之外缺少积极有益的课外活动,他们只能把目光转向网游,以消磨闲暇时光。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互联网时代,一味把未成年人与网络割裂开来,幷不现实。玩网游争议的本质,说到底就是怎么让未年成人合理支配时间,以及让他们如何把握好玩游戏的度。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需家长、企业和政府形成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