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月29日电/据中国侨网报道,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印度尼西亚籍华裔留学生谢惠珊,入选了北京冬奥会赛会志愿者。
“中华儿女”的文化血脉遥遥地呼唤着她。鳄鱼、热带“跳鼠”、小河里的青蛙和海浪拍击岩石的声音,勾画了谢惠珊对故乡的印象轮廓。后来,她到重庆留学,在拥挤的人群里,她从大屏幕上看了一场毕生难忘的奥运会开幕式。再后来,她来到那场奥运会的举办地——北京,雪花从这座“双奥之城”的上空飘落,在她眼前铺展开一片广阔的世界。
与谢惠珊一起迎接这场雪的,还有27名在京高校华裔留学生。他们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巴西、马来西亚等14个国家,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所学校,将在“鸟巢”“冰立方”“冰丝带”等10个北京冬奥会场馆提供志愿服务。
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北京冬奥会华侨华人赛会志愿者。
梦的起点
遥远的印尼西加里曼丹,谢惠珊住在唐人街。那里与中国南方的故乡别无二致,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还有除夕晚上的团圆饭,总摆着整条的鱼,寓意 “年年有余”;大年初一放鞭炮、给长辈拜年,每家每户都摆一盆梅花,挂满金币和红包。
谢惠珊是三代移民,在印尼的时候,一家人只说客家话,不会讲普通话。她父母从未回过中国,也不会写汉字。刚到中国,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非常困难,前两年一直在补考。”回想在重庆师范大学读新闻系本科的经历,谢惠珊仍会叹气。适应语言,适应天气,还要适应老师讲课时突然带出的重庆方言。她总要比别人多花几倍的时间去学习,寒假、暑假也都用来学习。那是在2006年,网络也不是很发达,学习内容只能用笔来记,考试紧张的时候,早上4点就要起床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