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自成立之初就被西方唱衰,事实却是,21年来,上合的磁吸效应持续增强——在此次峰会之前,有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家,6个对话伙伴国,还有阿联酋等10余国希望加入。继201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入群”后,本次峰会上,观察员国家伊朗也升级为成员国,意味着上合组织把影响力扩展到波斯湾沿岸地区。
“上合大家庭”辐射东亚、中亚、南亚、北亚、中东、东欧地区,成员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历史文化上存在差异,甚至还有领土争议和意识形态分歧,但“上合”恰恰把他们都“捏合”在一起。这既在于上合的公平与包容让大家感觉舒适,也在于共同需求和共同利益的驱动。从恐怖主义威胁,到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威胁,再到能源危机、供应链危机、经济衰退风险、气候危机……让“上合大家庭”超越差异和分歧,选择在上合框架下协调合作。而这些差异性、多样性,也正好为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战略对接、互相借力提供了条件。
第三,全球治理体系借力这波“联动”获得新的可能性,“真正的多边主义”得到践行。
冷战思维、搞“小圈子”、单边主义行径,正将世界拖入对抗、割裂的深渊。不论是俄乌冲突背后的地缘政治博弈,还是西方舆论给上合峰会贴上“反西方”标签,都折射出现实世界的紧张感。
作为区域和全球治理的一种路径,上合框架的独特性在于,一是有别于西方国家从意识形态出发拉帮结派之举和“你的安全不是安全,我的安全才是安全”的双标做法,二是承袭世界各国公认的联合国治理体系和国际法准则,具有多边主义的基因和多边合作的本能。
上合成员国领导人认为,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秩序下,上合组织提供了一个改善该秩序的选择—其指向是“一个真正公平的世界秩序”。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撒马尔罕宣言》,维护国际粮食安全、国际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多元化等声明和文件,批准成员国睦邻友好长期合作条约未来5年实施纲要,这些成果勾勒出动荡世界中,上合组织作为“安全新支柱”“发展新引擎”以及“国际新秩序塑造者”的重磅角色。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是空中楼阁,终究要靠一砖一瓦、一柱一梁去逐步搭建。中国与中亚关系稳了,上合组织内部以及辐射地区稳了,整个亚欧大陆稳了,才能趋近全球治理的大圆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