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民间文学的社会记忆建构
http://www.CRNTT.com   2020-04-13 11:41:11


 

  古老的神话被当代社会征用,在新时代发挥新的记忆功能,也为新时代作出新的贡献。今天追述中国悠久的历史,我们常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是通过引用古代神话来表达的。我们称中国是“华夏”“九州”“赤县神州”,其来源于上古流传、至今仍口头讲述的神话,包括尧舜神话,特别是大禹治水神话。我们自称是“炎黄子孙”,源于我们经常把自己的姓氏追溯到上古神话中的炎帝、黄帝。有人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也跟我国几千年来的龙神话、龙崇拜密切相关。伏羲、女娲、西王母、夸父、嫦娥、嫘祖、仓颉等神话,至今仍为人们所讲述,也不断为人们所征用,并被赋予新的意义。中国的探月航天器以嫦娥命名,有一种中文输入法叫“仓颉输入法”,这些都是用相关神话人物命名的。中国古老神话至今仍在被讲述和引用,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服务。今天我们讨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光辉成就和面临的各种问题,征用古老神话营造共同的历史氛围,构建共同的社会记忆,从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互认同感和凝聚力。可以看出,神话在国家团结、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民间传说也在当代语境下参与社会记忆建构。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推出了新的婚姻法,为宣传婚姻自主、反对包办婚姻,著名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被改编成越剧《梁祝抗婚》,宣传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正当性。这部戏曲的演出反过来影响民间口头讲述,在此后搜集整理的梁祝传说各种文本中,反对包办婚姻、反抗邪恶势力、追求爱情自主成为富有时代特征的故事情节。后来,此传说与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等传说一道被归入“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它们都表达了追求爱情自主、反抗封建压迫的思想。古老而优美的传说体现了新时代的思想内涵,成为一个时代社会记忆的载体。再如,在上海流行的黄道婆传说中,黄道婆原本是一位善于种植、加工、纺织棉花的农妇,但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话语环境中,她的身份发生了较大变化,被塑造成纺织女工、纺织技术革新家。同时,在20世纪50年代提倡民族团结的大背景下,她从海南归来,因而被演绎成向黎族人民学习纺织技艺的民族文化传播使者、民族团结典范。后来在阶级斗争观念作用下,她又被描述成从小就受尽欺压的童养媳,为反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离家出走,来到海南。学成技艺后,她返回上海乌泥泾,向家乡人民传播技艺,还改良纺织工具,体现出工人阶级勇于创新的精神。20世纪90年代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下,黄道婆又被描述成科学家。可以看出,新涌现的传说构建了新的社会记忆,因而在历史悠久的传说人物身上总是映现出当代的社会价值观。

  民间文学由口头性引申而来的变异性,让民间文学成为开放的知识系统。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学不仅承载跨越世代的文化记忆,也能体现当代社会的精神特质。民间文学不断因应当下需要而叙说过去的事情,所以我们能在其中看到古代中国的历史风云,近代中国的屈辱与贫弱,现代中国的革命与胜利,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建设成就。当代民间文学的面貌,就是当代中国社会记忆的面貌。民间文学建构社会记忆的独特价值与贡献应受到更多重视,得到更多研究。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