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来,一系列针对民营房企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显示了监管层对保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多个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的房地产及金融机构人士表示,第二支箭、16条,以及银行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多数条款是在原有政策上进一步优化,以及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做弹性调整。房地产界将这一系列政策视为救市措施,重新燃起对未来的希望,而金融界更愿意将之视为监管层对房地产的托底,以避免房地产风险进一步扩大化,波及其他未出险房企及上下游链条。
受政策利好影响,最近一周,房地产股债大幅回升,尤其是碧桂园、金地、龙湖、新城控股、远洋等未出险房企,连续数个交易日股价涨幅均超过10个百分点,部分国内债券价格多次涨停。
银行保函
根据通知,房企用银行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的额度,不能超过交付所需资金的30%;置换完成后,预售账户内监管资金不得少于交付所需资金的70%。如果监管资金不足,保函银行应当督促房企补齐。
一家地方商业银行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此前,多个城市曾出台过用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的措施,他所在的支行也曾为房企出具过保函,“当时的要求远远低于现在的要求,但对房企资质要求相对较高”。
银行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几种类型。
一种是由第三方银行出具保函,此前曾有城市明确要求,保函必须由第三方银行出具,预售监管资金银行不得出具保函。
上述地方商业银行人士表示,第三方出具保函涉及到“我凭什么为你出保函”的问题,在房地产上行时期,即便是资质好的房企,也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不同资质的房企,获取保函的成本不同,在当前房地产流动性风险频发的背景下,民营房企想要拿到第三方银行的保函,需要提供反担保或抵押品,“像美的置业这种,有做实业的母公司,集团可以反担保,但多数房企不具备这个条件”,该人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