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中国有能力养活自己
http://www.CRNTT.com   2020-08-19 08:34:44


  中评社北京8月19日电/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稳定解决好14亿人的温饱问题,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济日报发表记者刘慧评论文章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不仅解决了中国人吃饱饭的问题,而且实现了从“吃饱饭”向“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历史性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逐步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局面,粮食生产飞速发展,粮食产能不断跨上新台阶。粮食供应从长期紧缺到供需总量平衡。粮食产品日益丰富,粮食品种结构调整优化,优质粮油产品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1993年中国更是废除了象征粮食短缺的粮票制度。

  文章称,目前,中国粮食供给相对充裕,粮食储备处于较高水平。但保障粮食安全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及挑战。国内粮食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存在压力;国内粮价上涨空间受限制,种粮效益下降;耕地减少、质量下降趋势明显,耕地非农化倾向严重;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因此,我们决不能因为粮食连年丰收而放松粮食生产。

  文章指出,粮食关系国计民生,一头连着生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与人民群众的福祉息息相关。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必须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落实兴粮之策、惠农之道、利民之举,“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通过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千方百计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加强耕地保护,提高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加强粮食生产、加工、储藏中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和仓储科技应用水平。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国内粮食供给结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坚持粮食数量质量并重,在保障粮食数量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粮食质量安全,真正实现让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