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旅游为非遗点赞
http://www.CRNTT.com   2021-01-13 15:40:21


  中评社北京1月13日电/据人民网报道,文化和旅游部近日正式对外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37个推荐项目名单。此前,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两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年来,非遗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这些“活着的”文化遗产,也成为文旅融合的“宝库”。新年伊始,在非遗体验、非遗旅游领域,许多地方开展了新的尝试,让非遗旅游展现出新面孔。

  就在我们身边

  “非遗不仅是文化,也是生活。”2020年底,在上海工作的王晓珈去山东淄博旅游,回来之后这样感慨道。

  “周村烧饼是淄博的特产,这次去了之后,我才知道,它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可以吃的文物’。”旅游结束,王晓珈不禁对山东的非遗产生兴趣,查阅资料才知道,山东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其中许多都是非遗,例如济宁的孔府菜、济南的油旋、青岛的流亭猪蹄、枣庄的菜煎饼、烟台的福山大面等。“过去,我总觉得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却不知其实非遗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无形地融于生活之中。”

  事实上,非遗本就来自于生产、生活,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非遗并不“高冷”,应该有更多生活气息。这一点也成为各地开发非遗旅游产品时依循的思路。例如,山东的非遗美食之旅、江苏镇江“打酱油”体验、天津杨柳青年画制作体验等。

  近日,上海市非遗保护协会联合当地的食品类非遗保护单位共同打造“上海老味道礼盒”,推出“非遗过大年”活动。推广海派生活方式,是举办这一活动的初衷。上海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表示,上海的非遗是近代工商业文明的遗存,它与老百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已经渗透进几代人的衣食住行中。这些非遗食品带给人们的是一种舌尖上的文化体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