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从菲丽丝决心离开罗伊克开始,她的发廊老板也离开家,在巴黎附近的小城开了一家新发廊,跟她共筑爱巢。她的母亲对罗伊克很满意,觉得她这样做很傻。而她说罗伊克不谙世事,不像她的老板,虽然读书没有那么多,但是人情练达,会办事也是一种魅力。而且,她对于在巴黎寻找夏尔已经绝望,希望干脆走远一点,断了心中熬人的牵挂。就这样,她在圣诞节跟老板来到小城安家。然而,刚刚安顿下来没几天,菲丽丝又决定离开发廊老板,回到巴黎,她没有回到罗伊克身边,虽然他完全不计前嫌,希望她回去。而她决定自己一个人过。
这时我们才明了,无论她说不喜欢罗伊克的掉书袋,还是老板的俗气,其实都不是真正的问题。导演特地设置了深爱着她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好人,只是要让菲丽丝说出来真正的问题:她不能跟他们在一起生活,原因不在于他们爱不爱她,他们的人品好不好,甚至他们的性格、能力和修养好不好(两款不同类型),唯一的原因就是:虽然她爱他们,但是对他们的爱还不足以让她可以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三个男人的设置是一个特殊的三角:罗伊克和发廊老板分别是两类爱她的人,电影描述了他们的优缺点(都是优点比缺点多的好男人),而菲丽丝铭刻在心,深爱不忘的夏尔,导演特地回避了对他性格的所有描述,尽可能不提及这个人的任何特征,除了他的职业(厨师)。在侯麦的电影中,这是一个极为罕见的纯符号化的角色,他唯一的功能就是:这是菲丽丝偶然遇到的最爱,或者说,他就是她的爱情。
按照大多数艺术电影(反好莱坞)的走向,菲丽丝应该永远也见不到夏尔,似乎在现实的生活逻辑和艺术的逻辑上,这都更加合乎情理。但是侯麦此时温情爆发,居然让他们在公共汽车上相遇,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恰遇太俗套,太欢喜,太好莱坞,怎么会出现在侯麦电影中?这是个问题。
探讨导演的意图是愚蠢的事,也许只是他一时的心血来潮。这里真正特殊的是,菲丽丝在侯麦的爱情主题电影中,是一个极为特殊的角色。事实上,在侯麦的爱情电影中,无论是《四季》,还是《人约巴黎》,每个人都是处于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中,他们爱,但是对爱人又有不满意,或者面临其他的诱惑,或者身份的制约,或者不安全感。《春天的故事》中,娜塔莎恋父,跟父亲的女友吃醋,父亲虽然宠爱女友伊芙,但是却非常明确他们的关系不会持久,娜塔莎想撮合自己的朋友让娜和父亲,父亲也对让娜动心,每个人都处在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中。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有特殊的意味。其中有一场戏很有趣,他们四个人一起吃晚饭,讨论康德哲学中的先验和先天的概念。一个长镜头,四个人不停饶舌,讨论最抽象的、远在天边的哲学问题,但是镜头下反映的却是饭桌上日常生活的复杂的爱恨纠结。最普遍的问题与最具体的人际关系之间构成的强烈反差,在一个不变的长镜头和不停歇的法国式唠叨之下,显得格外有戏剧性,然而这种戏剧性又那么有节制,没有一种感情彻底压倒别的感情,他们终于吃完了这顿既哲学又日常的晚饭。春天已经到来,花园修整一新,娜塔莎的项链最后被找到了,然而故事依然扑朔迷离,依然不能肯定是不是娜塔莎做局陷害她讨厌的伊芙,也不能肯定这四个人最后的关系会如何发展。每个人都在复杂的情感中纠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