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向农机院校倾斜。罗锡文呼吁,在当前全国仅2所高校的农业工程专业纳入一流学科背景下,对一些农机人才培养规模大、“新农科”“新工科”融合优势明显的高校,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农机专项博士招生指标。
“市场化”思维引领产业升级。熊范纶认为,农机推广要以企业为主体,摆脱“示范区”的老套路,真正面向基层农户需求,坚持农艺与农机结合,防止粗放补贴导致机械化上去了、农民收入上不去。全国人大代表、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剡水建议提升技术指标等要求,加大对自主关键技术和先进、智能、环保农机产品的支持力度,淘汰技术落后、性能较差的农机产品。胡必友认为,可出台规定,购买装有国产传感器的农机才能享受补贴,加强“数据上云”,促进创新迭代。
“走出去”拓展“一带一路”农业机械化合作。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建议,搭建国际农机教育与校企合作平台,深入调研“一带一路”沿线农业机械化水平,培养当地知华友华农机人才,提升我国农机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为国产农机打开海外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