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来势汹汹”的还有代工巨头富士康。2月20日,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透露,第四季度左右会有2到3个按照MIH平台设计的汽车发布;富士康正与吉利、法拉第未来探讨电动汽车方面的合作事宜。而此前在1月份,富士康刚刚与吉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整车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生态系统和电动车全产业链全流程等。
与上一轮“新势力造车”不同的是,此次“杀入”汽车领域的都是各自行业的头部企业,“不差钱”只是“标配”,更重要的是领先的技术、人才、生态等资源的积累。
据统计,目前小米关联公司拥有与汽车相关的专利达134项,且多家关联公司均将汽车零配件作为经营范围登记。雷军本人则与马斯克、王传福等汽车业界大佬有过沟通,还曾以个人身份投资了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雷军还称,小米拥有1万多人的研发团队、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全球完善的智能生态,可以很方便地拓展到汽车领域。
无独有偶,苹果整合软硬件的能力、庞大的用户基础以及从特斯拉等车企招募的大量汽车人才,使苹果从传闻造车开始就被看作特斯拉的强大竞争对手。而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位置、阿里巴巴已经实现量产的“智己汽车”、腾讯在车联网和大数据等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实力……无不说明这一轮造车的“新势力”是有备而来。
“无厂”浪潮 像“攒”电脑一样“攒车”?
“隔行如隔山”,跨界造车绝非易事,然而不难发现,这一轮造车的新势力仍然集中在智能电动车赛道,而随着汽车纯电动化的飞速发展,汽车不再需要发动机、变速箱等复杂的机械结构,这也意味着造车的门槛大大降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式汽车代工的兴起也就顺理成章。正如《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汽车行业掀起了自己不建工厂、将生产委托给外部企业的“无厂”浪潮。
事实上,在燃油车时代,汽车代工模式早已有之。有“汽车代工皇帝”之称的奥地利汽车代工厂商麦格纳斯太尔位列世界500强企业,其最著名的产品就是奔驰G级。如今索尼的纯电动概念车“Vision-S”的车身制造正是委托给麦格纳斯太尔。此外,捷豹的电动SUV车型“I-PACE”也是由麦格纳斯太尔代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