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象形文字这一总主题外,三场活动分别以四大文明、多种语言使用和自源文字(未受其他文字影响独立创造出的文字)为背景。良渚博物院导览以“北纬30度的四大文明”(其他三个为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地图开场,同时提及与四大文明有关的河流(开场短片特意选用《长江之歌》配乐)。东巴文语言课以多种语言使用为背景,书会副会长肖沌简要介绍联合国中11件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展品,包括用楔形文字写成的《汉谟拉比法典》复制品、格拉哥里字母创始人圣西里尔像、每年世界和平日敲响的日本和平钟和成吉思汗时代的“外交护照”蒙古令牌(Geregee)等。甲骨文讲座则同时关注其他三种自源文字,陈光宇博士特别讲解了古埃及象形文字中冥王“奥西里斯”(Osiris)名字的构成和读音。
2010年,联合国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以倡导多种语文的使用和文化多样性,并促进六种官方语言在联合国的平等使用。联合国相关部门将4月20日,即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谷雨”这一天定为“联合国中文日”,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联合国内部每年都举行中文日庆祝活动,吸引众多员工和外交官参加。联合国中国书会会长李丽在今年活动上发布了2010年起联合国历年中文日的回顾视频,内容包括中文学员歌舞、书法、乐器演奏、手工拼布展示、少林功夫和八卦掌表演、讲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