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28日电/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驾鹤西去。人们从四面八方自发赶往湖南长沙,眼含热泪,冒雨送别,对他致以崇高的敬意。他像一座大山,给了人们足够的粮食安全感。而我们对他最好的缅怀,就是好好吃饭,节约每一粒得来不易的粮食。
袁隆平院士生前为粮食增产的目标坚持奋斗。从第一代杂交水稻到第二代杂交水稻,再到第三代杂交水稻,一次又一次突破亩产纪录,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1152.3公斤,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今,他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世界梦尚未完全实现,将激励着千千万万农业科研工作者传承梦想、继续前行。
当人们还沉浸在缅怀与悲伤中的时候,我国粮食损失浪费的现象却依然严重,名目五花八门,令人痛心。比如,前几年某舞蹈演员为了舞台效果,用2吨麦子做实物道具,引发“这是艺术还是浪费”的争议;前一段时间,网络直播“大胃王”宣扬过度消耗资源,因为与厉行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格格不入,被强制停播。须知,我们仅仅过了几十年吃饱饭的日子,仅仅是稍微有一点存粮,没有任何理由浪费粮食、糟蹋食物。
更多的粮食浪费来自粮食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损失。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在储存、运输、加工环节损失的粮食高达700亿斤,接近于吉林省2020年粮食产量。有专家估算,每年粮食餐饮环节浪费的粮食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粮食损失浪费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潜在隐患。因此,“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节约粮食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我国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端牢中国饭碗,必须坚持粮食增产与减损“两条腿走路”。受耕地、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承载力有限的硬约束,粮食增产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节约粮食就等于变相增加产量。要建立节粮减损的长效机制,用科技、法治、引导等手段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减损,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
巨星陨落了,而那一颗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依然闪耀在夜空。人们需要把悲伤转化为力量,凝聚成节约粮食的社会共识,用实际行动节约每一粒粮食,以节约粮食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共同扛起粮食安全的重任。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