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壁如在脸书发文表示,三倍券振兴成效有限。(蔡壁如脸书) |
另外再考虑“消费替代率”(愈低愈好),经济学家最乐观是五成,也就是一半是原本就会花的钱,较保守可能只有一成是新增消费。
“国发会”委托两个学术机构在去年底的报告,因为根本没有实际消费者的统计调查资料,自己都承认只能“主观设定”不同的替代率,推估振兴效益的数字有高有低,政府就取最高的一千亿元,对于保守估计2百亿元的实质GDP增加,提都不提。
因为没有实际真的消费数据,所有经济效益都只是假设。
“审计部”说“尚欠严谨”是比较委婉客气,换句白话文来说,就是“自己喊爽的”!
振兴券去年底结案,七个月过去了,政府还做不出像样的统计,和客观的分析评估,“经济部”用错误的膨风推估乱喊1349亿,苏贞昌用一千亿的数字自我催眠。
但民众很清楚,美化经济数字与我无关,与其劳师动众,领振兴券还要自己出一千元,政府多花23亿元行政成本(每个人被浪费100元),还是发现金比较实在。
民进党坚持发券是在纠结什么?为什么听不见民众“先纾困,再振兴”的呼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