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8月31日电/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成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日报发表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皖西学院党委书记袁维海文章表示,新的征程上,必须不断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持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成为大国博弈的主要领域。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科技水平整体上大幅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24426亿元,共签订技术合同55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8252亿元。但同时也要看到,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对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还不够、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些问题,很多是长期存在的难点,需要继续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文章提出,在“十四五”时期以及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必须采取积极举措,在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上积势蓄能、挖潜增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第一,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需以科技自立自强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特别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锚定科技发展方向,坚持自主创新,多角度多层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一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现存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需明确中国基础研究的领域方向和发展目标,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勇闯创新“无人区”;需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调整优化考核指挥棒,鼓励广大科研人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让科学家潜心搞研究,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二要加快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需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坚持问题导向,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集合精锐力量协同攻坚,作出战略性安排,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三要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不仅体现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突破,更体现于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方面的创新。应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重点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攻关,增强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依托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艺提升和原创成果,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
第二,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围绕当前重点任务,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通过科技攻关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地统筹整合力量,进行跨学科、跨行业、技术互补的攻关合作;要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各地各部门要为科技工作者和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把更多精力从分钱、分物、定项目转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强化规划政策引导,并加快推进科研院所改革,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要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形成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基地,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第三,拥有一流创新人才,在科技创新中掌握主动、占据优势。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需积极采取有效举措,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要在优化人才创新生态环境上下功夫,合理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形成公平竞争环境和政策激励机制,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要在加强人才自主培养上下功夫,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在引进用好人才上下功夫,加快完善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更加有效的创新人才吸引和使用机制,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千方百计为创新人才排忧解难,确保创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