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1月29日电/据经济日报评论,一只玻璃杯,做代工产品只有几分钱利润,若是加上设计元素则身价倍增;一件羊绒制品,做成“大路货”只卖几百元,而卖给国外大企业贴牌出售则价值几千元;一颗螺丝钉,用普通材料做成只能“称斤卖”,要是用新材料则“论个卖”……不同的企业境遇,在制造业大省河北的同一县域内幷存。
近年来,县域特色产业已成为河北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2020年,全省280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营业收入2.35万亿元,同比增长15%。但是河北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也普遍面临创新主体技术平台不足、数字化转型动力不足、地方区域发展产业生态不优等突出问题。说起这些,不少企业家会苦涩一笑:“如果不加快转型,我们就只能挣点辛苦钱。”
“挣点辛苦钱”的背后,是河北县域特色产业在新的发展环境中所面临的烦恼。究其原因,首先是缺自主品牌。贴牌生产、代工生产曾是不少县域小企业得以成长的主要路径,在今天的市场竞争中,曾经的动力就变成了影响其利润水平的制约因素。其次是缺核心技术,长期以来形成粗放发展模式,让很多小企业对科技研发不够重视,导致产品竞争力不足,在遭遇规模发展“天花板”后,成长空间和发展韧性严重不足。
此外,同质化竞争也是制约一些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几十年前,一户家庭作坊或者一家企业往往能带动周边形成一个产业。但是随着产业规模的日益变大,“羊群效应”开始显现。一家企业有了新产品,由于技术含量不足、仿制门槛不高,导致其他企业盲目跟风,产品同质化严重,容易陷入区域内恶性竞争的循环。
要破解“挣辛苦钱”的烦恼,就该“缺啥补啥”,告别旧路径的束缚,寻找新活力源头。今年8月份印发的《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从提升创新能力、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提升上市融资能力、提升招商引资能力、优化产业生态等方面明确了重点任务。政策助力,还需企业努力。让政策效应转化为发展红利,企业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