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2月7日电/据光明日报社评,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第143个成员,这不仅标志着世贸组织由此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真正意义的世界多边贸易组织,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开始对标国际经贸规则进行全面体制改革和制度型开放,加速向市场经济转型,通过与国际规则接轨融入全球市场体系和产业分工体系,成功将我国的资源要素禀赋与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紧密结合,提升组合全球资源要素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促进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同时,我国严格履行承诺,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世界各国提供超大规模市场、分享发展机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贡献者和有力推动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20年,是中国深化改革、全面开放的20年,是中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20年,是中国主动担责、造福世界的20年”。
对接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开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程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在贸易投资管理体制及知识产权、国有企业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大规模修订和废止了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相适应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台了新的法律法规,其中,中央层面清理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清理政策法规19万多件,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推动外贸自由化便利化改革。一是修订对外贸易法,确立了我国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基本原则。2004年4月我国对标世贸规则有关条款修订了对外贸易法,增加了缔结或参加关税同盟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区域经贸协定,参加区域经济组织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对外贸易调查、对外贸易救济、对外贸易促进等相关内容。二是放开外贸经营权,实现了我国外贸体制的转变。2004年7月进出口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打破了传统的外贸经营体制,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敞开大门,极大增强了外贸主体活力和国际竞争力。2004—2020年国企、民企、外企占外贸总额比重分别由29%、14%、57%调整为14%、45%、39%,民营企业成为外贸经营的主力军。2002—2012年货物出口额由3256亿美元增至20487亿美元,2020年达25900亿美元,源源不断地为世界提供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随着贸易顺差积累,2002—2020年我国外汇储备额由2864亿美元增至32165亿美元。三是逐步下调进口关税。2001—2010年我国货物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已全部履行降税承诺。此后我国仍自主降低关税,目前关税总水平为7.4%,贸易加权税率为4.4%,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021年关税高于15%的商品不足4.5%,远低于2017年的13.9%。尤其是对42个最不发达国家97%的税目提供免关税待遇,促进了这些国家的商品出口。此外,除农产品按谈判结果实施关税配额外,进口配额等非关税壁垒也相应取消。
大幅放宽制造业外资准入。我国多次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缩减限制和禁止类项目,2017年完全对外资开放的制造业有22个大类、167个中类和585个小类,分别占制造业的71%、93.3%和96.1%,2020年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中制造业仅4项。同时,我国还遵循“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原则修改了“三资企业”法,大幅取消对“三资企业”的限制性规定。如,2001年修改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删除了合营企业所需物资应先在国内购买及外汇收支应保持平衡等规定。制造业基本全面开放使我国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一片热土,我国将大规模、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与跨国公司制造业转移充分结合迅速进入国际分工体系,大幅降低了全球制造业成本,并推动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1997—2001年我国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由281.2亿美元增至309.1亿美元,年均增速为2.4%;2002—2010年由368亿美元增至495.9亿美元,年均增速达3.8%。2010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2018年制造业约占全球比重的30%,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