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东北地区应重新发掘和利用既有资源,谋划好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定位。要立足战略使命和责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建设好国家大粮仓,促进绿色发展转型,提升能源保障能力,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提升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能力。要重视东北地区在装备制造、原材料生产等领域长期积累形成的核心技术、生产工艺、管理模式、生产与管理人才等工业基础资源,加大盘活存量资源力度,优化存量资源配置,以存量资源吸引各类增量资源。要尽快摸清产业数据家底,做好数据资源的挖掘、清洗、服务及数据开发基础设施、重大装置的建设,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和保障措施,以最大化地发挥东北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
第二,东北地区应以更大努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要总结“放管服”改革经验,找准下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要健全营商环境评价制度,基于企业活力、企业效益、产品竞争力、员工收益等维度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要加快改革政绩考核体系,推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从GDP、财政收入等宏观层面指标向企业效益、地区就业、科技创新等具有内生动力价值的指标转变。要推进落实主要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用法治思维统领营商环境各项工作,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增强决策科学性和透明度。
第三,东北地区应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东北路径、东北模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应科技创新需求,发挥好政府在制度改革与创新方面的作用,促进市场公平竞争、降低企业竞争成本,更好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要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创新,切实提高创新链的整体效能。要健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要建立健全基础研究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基础研究的产品化、商业化、市场化提供全方面支持和保障,推动形成各方面资源对基础研究投资的良性循环。
第四,东北地区应加快打造面向东北亚区域的对外开放新前沿。深度开放是东北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动力来源,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吸引全球范围尤其是东北亚地区的要素资源集聚。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政策创新为支撑,加快推动辽宁、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新一轮改革试验,加强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形式创新,激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内生动力。要加快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借鉴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经验,支持大连以辽宁港口整合为契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同时对标国际物流货运需求,加快推动东北地区中欧班列提速扩线,全力打通“一带一路”东北亚物流大通道,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