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月3日电/据大公报报道,关节置换手术前后,病人需掌握大量术前、术后资讯,而纸质资料令病人感到混乱。大埔那打素医院去年5月推出全港首个换骹专用应用程式“换骹掂”,病人可透过程式内的教学影片,在家中进行复康运动。有60岁病人利用该程式,术后一个多月已恢复至能够行走一小时。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北区医院将于今年上半年推出“换骹掂”。
“手术做得再好,前后护理不到位,都会对恢复产生很大影响。”大埔那打素医院物理治疗部一级物理治疗师麦卓恒表示,该院在2017年进行病人教育电子化可行性研究,医院管理局新界东医院联网的跨专业团队其后研究“换骹掂”应用程式,包含约20条教学影片、20多条常见问题解答,去年4月试行。
95%用户认为内容实用
60岁的陈先生于去年11月完成换骹手术,术前在医院上四堂物理治疗课,但感到“混乱,分不清边个系术前、术后运动”,透过使用“换骹掂”,他清晰知晓在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的注意事项,根据视频进行康复运动。
麦卓恒说,病人可在院内治疗与在家运动,俨如“有堂食,有外卖”。截至去年11月,该院269位完成换骹病人中,82%人已安装该程式,95%用户认为内容实用,会推荐给病友。
病人也可透过程式内的“康复进度”功能,记录手术日期、手术前后可持逐步行的时间、关节疼痛程度等,更直观呈现关节情况。在“手术相片簿”,患者可上传伤口照片,由护士判断严重情况,与医护及时沟通。
医护可将病人置换的关节型号、手术类型等录入程式,方便病人去私家诊所,甚至离港治疗时,可以向医生直接呈现病情。而传统流程下,有关医生需向医管局申请查询纪录,耗时约一至两星期,容易延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