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物价水平整体回落,消费仍待进一步复苏
http://www.CRNTT.com   2022-01-15 08:28:27


  中评社北京1月15日电/2021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个月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和非食品价格涨幅都回落。PPI同比上涨10.3%,涨幅比上个月收窄2.6个百分点。CPI和PPI双双走低,物价水平整体回落,一方面表明中国供给端较为充足,另一方面反映出需求端仍然偏弱。

  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刘学智文章认为,食品价格由升转降,主因是猪肉价格和鲜菜价格回落。2021年12月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2%,涨幅比上个月回落2.8个百分点。当前我们生猪存栏量充足,随着春节需求旺季临近,近期生猪出栏明显加快,促进猪肉价格下降。2021年12月猪肉价格环比涨幅大幅回落11.8个百分点,同比大幅下降36.7%,降幅扩大4个百分点。随着冬季蔬菜大量上市,近期鲜菜价格高位回落,2021年12月环比下降了8.3%,同比上涨10.6%,涨幅显着回落20个百分点。此外,近期淡水鱼、鸡蛋和食用植物油等供应充足,价格均有所下降。

  非食品价格涨幅收窄,主因是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涨幅回落较大。2021年12月非食品价格上涨2.1%,涨幅比上个月回落0.4个百分点。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影响,近期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下降,促进该月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环比下降5.2%,同比上涨22.5%,涨幅显着回落13.2个百分点。此外,受疫情局部多点散发的影响,终端线下消费依然偏弱,酒店住宿类价格有所下降。

  PPI连续两个月回落,生产资料价格涨幅收窄。2021年12月PPI同比上涨10.3%,涨幅比上个月回落2.6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3.4%,涨幅比上个月回落3.6个百分点,已经连续两个月下降,表明企业原材料成本压力有所缓解。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涨幅与上月相同,仍然处于低位,反映出终端生活需求偏弱。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同比涨幅之间的差额仍然高达12.4个百分点,表明价格涨势从生产端向生活端传导较为缓慢。

  文章分析,PPI回落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保供稳价政策力度加大,冬季煤炭供应量充足,促进煤炭价格持续回落。2021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下降了8.3%,虽然同比仍然上涨66.8%,但是涨幅回落22个百分点。二是国际原油、有色金属类价格走低,输入性通胀压力缓解,带动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下降6.9%,同比上涨45.6%,涨幅回落22.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回落6.5个百分点。三是冬季生产淡季,钢材、水泥等需求偏弱,黑色金属、化学原料及制品等价格有所下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4.4%,同比上涨21.4%,涨幅回落9.6个百分点。

  从全年来看,2021年CPI平均上涨0.9%,涨幅比2020年回落1.6个百分点;全年PPI平均上涨8.1%,涨幅比2020年扩大9.9个百分点。PPI涨幅比CPI高出7.2个百分点,表明价格上涨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端,中国生产端复苏状况较好,而终端消费还未恢复到疫情之前水平,消费价格上涨动力较弱。

  文章指出,展望2022年物价形势,预计CPI将小幅上升,PPI将高位回落,PPI和CPI之间的剪刀差将显着收敛,整体物价保持温和。

  随着价格涨势从生产端向生活端缓慢传导,2022年工业消费品价格可能小幅度上升,将带动非食品价格涨幅有所扩大。当前猪肉价格正在经历筑底反弹阶段,预计未来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将整体上升,对食品价格起到抬升作用。不过,在农业养殖政策持续下,中国猪周期波动减弱,生猪存栏量将保持充足,此轮猪肉价格上涨将较为温和,不会显着抬升CPI。此外,中国产能供给能力强,终端需求基本稳定,不会出现供需错配导致大面积物价上涨的情况。因此,2022年CPI将有所上升,全年涨幅可能高于2021年,整体涨幅将低于3%,不存在通胀压力。

  结合内外部各方面因素分析,中国工业领域价格上涨压力将显着缓解。从外部环境来看,疫情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冲击有望逐渐减弱,大宗商品和初级原材料供应将恢复正常,国际原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产品价格整体趋于冲高回落,进一步大幅上升的空间有限,输入性通胀减弱。从国内来看,随着保供稳价政策力度加大,中国能源和工业原料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将缓解PPI上涨压力。疫情风险仍然存在,将影响到终端消费需求恢复较为缓慢,难以对工业消费品价格形成支撑。因此,2022年PPI将逐渐回落,呈前高后低走势。受翘尾因素下降的影响,下半年部分月度PPI同比可能负增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