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11月起,消息人士就开始透露美方很快就要发布“印太战略”的正式文件,结果4个多月过去这份文件才出炉。不仅如此,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核态势评估报告”等战略文件都延宕日久。如今,眼看3月1日拜登首次发表国情咨文的时间节点就要来到,美国不得不加快行动。从中不难看出,拜登政府意图在“印太战略”中添加更多实质性内容,但由于各方掣肘难以落实,不得不一拖再拖直至不能再拖。
首先,拜登政府遇到的最大掣肘来自于国内政治。美方“印太战略”最大的短板在于缺乏区域经济合作内容,但由于美国国内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强烈反对,拜登政府不得不绕开国会,艰难寻求能够弥补缺陷的方式。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筹划的“印太经济框架”难以完全满足地区国家经济合作的需求,反倒是将美国未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短板暴露得更加充分。此外,拜登政府在“印太战略”中塞入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疫苗注射等带有鲜明民主党特色的内容。但民主党今年中期选举选情看衰,共和党大概率将控制一院甚至两院,届时国会能否长期支持这份带有民主党特色的“印太战略”文件很值得怀疑。
其次,美国“印太战略”得不到多数亚太地区国家欢迎。虽然《美国印太战略》文件特意将东盟在地区的中心地位写入其中,企图把东盟拉到自己一边,但实际上,美国越是这么说,东盟国家就越是疑虑美国的真实用意,担忧“四方安全对话”等机制实质上在削弱东盟作用,破坏东盟团结。从东盟一贯的“不选边站队”的立场来看,美国的所谓“好意”恐怕只是“一头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