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2021年7月17日拍摄的广州南沙港网易考拉跨境电商物流配送基地。(图片来源:新华社) |
中评社香港3月17日电/随着中国跨境电商的迅猛增长,“海淘”消费者权益保障问题日益突显。
美国《侨报》3月16日载文《乱象层出,中国跨境电商需“精耕细作”》,文章说,近日,中国海外购物平台“洋码头”在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遭到海外用户投诉,被指拖延商家货款。今年以来同样被投诉的跨境电商领域平台还有:寺库、全球速卖通、天猫国际、海狐海淘、羊贝比海淘、考拉海购等。而在近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投诉数据与典型案例报告》中,除了中国的跨境电商,德国W家、亚马逊等国际跨境电商也上了投诉榜,问题多涉及假冒伪劣、虚假宣传、退换货难、霸王条款、物流迟缓、到帐迟缓、服务消极等。
分析来看,导致上述跨境电商多种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三:其一,通关效率。进出境货物量越来越大,海关监管的政策与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口岸营商环境需要持续优化;其二,物流速度。目前,跨境物流尚未跟上跨境电商发展的步伐,满足不了呈爆发式增长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需求;其三,法律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力导致跨境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的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惩治。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实现跨境电商与国际物流、跨境支付、全球供应链服务的融合式发展,需要深化公共部门、跨境电商企业以及执法机构之间的跨界合作,需要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大数据等手段,提高跨境电商运行效率,需要深化国际合作、强化全球配套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