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新华社 |
中评社北京3月19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春分将至,全国由南向北进入春耕大忙时节。当前,华南地区早稻已经播种,长江流域水稻正在育秧,黄淮海小麦陆续返青拔节。东北地区将于4月份开始中稻育秧、“五一”前后播种玉米大豆。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今年春耕生产形势总体向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粮食结构,针对小麦晚播强化夏粮田间管理,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保障春耕备耕第一线、盯紧结构优化第一季、打好夏粮生产第一仗……眼下,各地正着力稳定粮食面积,扩种大豆和油料,加强田间管理。
保障春耕备耕第一线
粮食生产离不开压实地方责任。春播前,有关部门已将经国务院审定的2022年粮食生产目标印发各省份,大豆扩种任务单列一并下达。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省级党委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增加粮食面积和产量考核权重。2月13日,国务院在山东德州召开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这是历年来召开时间最早的一次,释放出重粮稳粮的强烈信号。
农资供应有保障,春耕生产有序推进。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吕修涛说,今年玉米、水稻、大豆等供种量均超需求量,马铃薯、棉花、春小麦等供种量均能满足大田生产需求;预计春耕化肥供应总量充足,尿素、磷铵供大于需;“三病两虫”病虫防治用药备货充足;预计今春全国将有超过2200万台套农机具投入生产。目前,各地正开展机具检修和前期作业。
尽管农资供应总体有保障,但相比往年,今年化肥农药价格高位运行,推高了农民种植成本。专家分析,主要原因是近两年来原料和动力成本上涨,加之全球局势复杂多变,化肥供应趋紧,特别是钾肥进口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据记者了解,在一些地区,仅化肥涨价就导致农民亩均种植成本增加近百元,不少种粮大户担心收益缩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