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28日电/美国总统拜登就职以来,中美两国元首已经多次通话和“云会晤”,但中美关系仍未能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直接原因是,美方一些人没有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而经贸方面,美方的问题有三点。
首先,美方未能把握美中经贸关系双赢本质,继续把双边经济问题政治化。特朗普政府时期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是经贸关系政治化的典型表现。高关税不符合中美双方利益,但在第一阶段协议到期之后,美方依然不取消高关税,而是将其看作对华保持政治压力的重要杠杆。美方还积极寻求其他手段,越来越危险地将“价值观”引入对华经贸政策当中,比如通过所谓“强迫劳动”等问题,对中国特定区域产品采取进口限制措施。此外,美方还滥用出口管制等手段打压中国企业。美方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相关行为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损害了中方的正当利益。
其次,美方未能与中方保持必要政策协调,破坏了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地缘政治冲突,世界经济本已遭遇重重困难。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负有重大且特殊的责任。美方基于自身利益,无视美中加强沟通的重要性,单边制定损害全球经济增长的政策。美方持续对外使用经济制裁措施,严重干扰全球金融、货币和供应链稳定,给相关国家造成严重经济困难。美方还着力构建针对中国的经济规则机制。在欧洲方向,建立美欧贸易和技术委员会,着重解决所谓“非市场经济体”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在印太方向,企图打造把中国排除在外的“印太经济框架”。由于美方不愿积极与中方保持政策协调,全球经济资源被浪费、消耗,中美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稳定的作用被削弱。
最后,美方没有充分重视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外溢性,诱发全球经济风险。拜登政府执政后,美方从国内经济和政治需要出发,制定超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法案,导致货币严重超发,为控制通货膨胀,美方又转而制定紧缩性货币政策,加息缩表,造成全球资本流向美国。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与全球经济发展现实的“温度差”和“速度差”越来越大。对其他国家而言,除了要应对自身经济挑战之外,还要应对美方宏观经济政策所导致的“输入性风险”。美国需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可无视其宏观经济政策的外部负效应,甚至以其他国家经济稳定为代价,转移自身经济风险。
中美元首视频通话,毫无疑问是两国关系向好的积极因素。会晤本身固然非常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不断落实中美元首会晤达成的共识。市场经济中,各方遵守约定是降低交易成本、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前提。国际关系中也是如此。有了良好的信用记录,美方才能建立信誉,中美双方才能构建真正的信任。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宋国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