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29日电/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特征。随着中国率先布局数据要素并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一系列围绕工业经济的秩序将会被打破,一些传统的经济金融理论将会被改写。中国所推行的数字时代金融创新必须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存在。金融的核心是信用、杠杆和风险,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信用体系、杠杆计算的方式和风险控制的模型。因此,我们即将面临的是金融体系的全方位的变革。这不是华尔街的金融体系,也不是以往的互联网金融所能够涵盖的,而是需要依据中国特色来进行创新,走出中国的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的道路。
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内外两个大局,是我国金融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围绕这一目标,面向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把握国情基本盘,树立中国金融理论自信。我国有经过历史检验的制度优势,能够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以“有为政府”协同“有效市场”,能够以国企立稳、以民企促活,能够打破三元悖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创新之路。现阶段我国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制造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些举世瞩目的成果为发展中国的数字时代金融理论奠定了基础,无论是金融管理者还是专家学者、从业者,都要在我们的制度自信基础上,树立金融理论自信,敢于开拓进取,从金融的本质出发,依据中国经验提出并实践中国的数字金融理论。
第二,发挥超大市场优势,用金融创新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劳动力群体。本书数据显示,中国有4亿人属于中等收入人群,大致相当于欧美日的总和,拥有多达12亿的互联网网民和超过11亿的移动互联网月度活跃用户,2019年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2019年人民币信贷余额是全球第一,股票市场市值、债券市场托管余额均位居全球第二。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市场规模,为启动高质量内循环奠定了基础。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大量的产业生态还在较低水平上循环,迫切需要通过数字技术和金融创新来提升产业生态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三,迎接国际环境变化挑战,用数字科技促进金融双向开放。2020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逆全球化、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博弈与对抗升级,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长期化、复杂化。面对这些挑战,中国金融业也必须抓住在内外经济循环之中重构金融秩序的机会。我们要主动应用数字科技,创新金融监管模式和服务模式,促进金融双向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