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已分批次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试点格局。开放新高地“多点开花”,并在建设过程中多领域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
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国际上促进贸易便利化、改善口岸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上海自贸试验区于2014年2月在国内率先启动建设试点,促进企业通关效率全面提升。如今,这一创新成果早已被复制推广到全国。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向全球推荐了上海实施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改革举措。
同时,各自贸试验区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大压力测试,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着力在制度型开放等方面取得新进步、打开新空间,加快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例如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加强商事争端等领域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等。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全面、现代、高质量和普惠的自贸协定为目标,对标国际高水平自贸规则,形成了区域内更加开放、自由、透明的经贸规则,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等。中方全程参与谈判并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作出了高水平的开放承诺,首次在经贸谈判中达成投资负面清单,首次在国际协定中纳入数据流动相关规定,首次在自贸协定中全面纳入知识产权保护。此外,中国还积极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在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我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营商环境,对外商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外商也不断加码投资中国,坚定拥抱中国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