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宇年产鲜参50多万斤,贝类产量200多万斤,并且产量呈每年递增状态。海参从幼苗到成熟,在海底要历经四五年的成长,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正是繁忙的捕捞作业时节。”烟台东宇海珍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效平介绍,通过人工造礁,东宇公司建造的“海底牧场”正释放更大价值。
近年来,“海洋牧场”的概念逐渐为人所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院杨红生介绍,海洋牧场是在特定海域,通过增殖放流、生态养殖等措施,构建或者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者避敌所需场所,增殖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模式。智能网箱和多功能海上平台都属于海洋牧场的实现形式。“海洋牧场的建设不等同于单纯的投放人工鱼礁和增殖放流活动,而是在渔业环境保护和资源养护的基础上,致力于通过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水产品改善国民营养和膳食结构。”杨红生说。
建设海洋牧场,中国规划了路线图。
2017年,《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年)》发布,提出到2025年创建200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了“优化近海绿色养殖布局,建设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远洋渔业”的目标。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重点发展以生态资本保值增值为基础的养护型海洋牧场,促进海洋渔业资源养护。中国首个海洋牧场建设的国家标准《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已于6月1日正式施行。
截至目前,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已达153个,覆盖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不仅数量大幅提升,质量也更趋优。
海洋牧场有啥好处?
——带动渔民增收、促进关联产业发展、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优化,海洋牧场建设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