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社评:中国治理沙漠成就有目共睹
http://www.CRNTT.com   2022-06-19 00:02:58


 
  多年来,中国相继实施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和《国家沙漠公园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深化防沙治沙改革,实行严格的荒漠生态保护制度,全面落实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原真性。加快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由点到面带动荒漠地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

  仅在“十三五”期间,全国就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880万公顷,这一面积超过了重庆市的面积。经过多年治理,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和呼伦贝尔四大沙地生态状况整体改善,林草植被增加226.7万公顷,沙化土地减少16.9万公顷。

  “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40年,累计完成造林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3.57%。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近20年,累计完成营造林884万公顷,工程固沙4.4万公顷。截至目前,中国共建立53个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封禁保护沙化土地总面积174万公顷,建设120个国家沙漠(石漠)公园。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2424平方公里和1980平方公里,沙尘天气次数年均减少20.3%,植被平均盖度增加0.7个百分点。从过去的“沙进人退”转变成“人进沙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中国坚持荒漠化治理与扶贫工作相结合,走出一条治沙与治穷共赢的中国特色沙漠治理之路。在石漠化地区的217个贫困县聘请了12.5万名生态护林员,带动近50万人增收。与此同时,将沙漠治理工程向贫困县倾斜,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项目,分别在贫困县安排27.4亿元、40亿元、8.2亿元林业资金。发展以木材、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为重点的沙区特色产业,北方沙区经济林每年产出乾鲜果品4800万吨,年总产值达1200亿元,占全国总产量的1/3,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已占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中国防治荒漠化工作,受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赢得了“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的赞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