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6月28日电/网评:助力科技强国建设驶入“快车道”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玄兆辉(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技术预测与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在设计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监测指标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务实性、系统性、可比性、开放性原则,以发挥科技指标的最大效用。
指标监测一直是评价科技规划成效的重要方式。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了R&D/GDP、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科技进步贡献率、对外技术依存度5项科技指标及其2020年的发展目标。在全面开启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新征程之际,分析5项指标完成情况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发展阶段需要在这5项指标基础上实现新突破,在设计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监测指标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务实性、系统性、可比性、开放性原则,以发挥科技指标的最大效用。
4项指标超额完成,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R&D/GDP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根据近期正式发布的2020年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规划纲要》提出的5项指标中4项超额完成、1项接近完成,标志着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是我国R&D/GDP与设定目标相差0.09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