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政策扶持力度仍有加码空间,后续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救助应增项、增量、增力度。 |
中评社北京7月19日电/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作为推动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中小微企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今年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对缓解企业遇到的困难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政策扶持力度仍有加码空间,后续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救助应增项、增量、增力度。
北京日报发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毛振华文章提出,首先,可考虑中小微企业员工的部分工资由政府部门发放。2020年疫情冲击下,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美国以及欧洲许多国家均实施了相关的救助计划,如美国中小企业保护局就启动薪资保护计划,为数百万小企业主提供资金扶持,英国政府为全国所有因为疫情而不能工作的人支付80%的薪水,最高不超过每月2500英镑,这对于其国家经济修复、景气回升均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参考发达国家的救助措施,中国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中小微企业工资发放提供资金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当下面临的就业压力。
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发放中小微企业特殊贷款。在当前遭受疫情冲击的特殊时刻有必要通过向中小微企业发放特别贷款来帮助这部分企业融资。与政府直接出钱对企业进行救助不同,企业仍是第一责任人,企业盈利后仍需偿还贷款,但在确有还款难度的时候,可视情况采取相应的款项减免或推迟还款等措施。
再次,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重点行业的补助力度,尤其要聚焦中小微企业。当前,政策对企业已经提供了补贴资助,但力度仍有加码空间。疫情以来,美国财政纾困措施金额占GDP的比重在25%以上,以中国的经济体量来说,当前财政救助的金额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对旅游、餐饮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接触型服务业企业应该有更大力度的补助措施,尤其是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直接发放补助的力度,给予中小微企业精准支持。
最后,除直接对中小企业进行救助外,可采取间接对其进行扶持的政策措施或服务。常言道“给钱不如给生意”,可通过给居民发放消费券或者现金补助的方式拉动居民消费需求,进而带动中小微企业的需求回暖。此外,政府工程和政府采购要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减少工程项目中间流转环节。
文章认为,在对中小微企业施行增项、增量、增力度的救助过程中,仍需平衡好不同政策之间、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对于政策的落实情况也需及时跟踪反馈以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并注重提振企业家信心。
一是平衡好不同政策之间的关系,以财政支持为主。中小微企业救助政策的实施主体要区分清楚,财政归财政,金融归金融,应各司其职。金融机构作为盈利的市场主体,经营过程中仍需遵循市场规则,不应成为救助中小微企业的主要角色,当前仍要以财政支持为主,可择机发行特别国债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二是平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特殊时期政府要发挥更大作用。在救助过程中要坚持契约精神,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要认识到,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单凭市场行为难以帮助企业恢复“元气”,政府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出台更大力度的救助措施帮助企业脱离困境。
三是注意加强对政策落实的跟踪和监督,让政策落到实处。此前出台的部分救助政策在地方落地过程中存在落实力度不够或者出现偏差的情况,特别是涉及到政府补贴的救助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或会出现腐败等问题,尤需加强监察。在对政策优惠对象进行筛选时要尽量使用大数据或者采取普惠的方式而非依靠政府工作人员来甄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
四是出台相关政策提振企业家信心,让已经“躺平”或者想“躺平”的企业家站起来,进而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和经济修复。当前,受经济下行及部分监管政策调整的影响,企业家信心受到一些非预期性因素的扰动,一些企业家出现“躺平”心态。企业家保持信心对企业创业创新和加快推动复工复产至关重要,随着疫情影响弱化,政府要主动作为,地方工作要加快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并合理设定政府经济工作考核目标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家的积极性,加快提振企业家信心,这不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要予以充分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