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云南普洱法院以司法之力守护生物多样性
http://www.CRNTT.com   2022-08-02 12:19:57


  中评社北京8月2日电/据人民法院报报道,云南省普洱市是北回归线上生态保存最完整、生物种类最丰富的一片绿洲,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物种在这里繁衍生息,是“彩云之南”生物多样性、丰富性的缩影。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两级法院以司法之力造福人类,破解野生动物肇事赔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促进人象和谐、护航澜沧江生态环境、保护普洱当地古茶树资源,坚持生态司法惠民利民为民原则,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环境司法需求,以司法之力守护生物多样性之美。

  护象惠民,一个都不能少

  2021年,云南一群野生亚洲象“北上南归”全景纪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家住普洱市思茅区六顺镇炮掌山村的村民庹文兵一家人的内心却五味杂陈,因为他家的玉米地已经连续几年被野生亚洲象群光顾了。

  据统计,截至2022年7月,在普洱市思茅区境内常年活动的亚洲象约119头,占到全国亚洲象数量的近一半,时常发生损毁农户经济作物、房屋的现象,给当地群众带来不小的困扰。

  为切实维护村民权益、推动野生亚洲象保护,2022年3月9日,普洱市思茅区人民法院依托思茅港人民法庭在六顺镇南邦河村委会猛主寨的“亚洲象繁育中心”驻地,挂牌成立了全国首家“人象和谐法律服务点”,搭建起一站式调解工作平台。在思茅区法院主持协调下,平台会同保险机构等相关部门对公众责任保险理赔协议进行司法确认,截至2022年7月,共为辖区内203户农户兑现了60余万元野生亚洲象肇事理赔款。庹文兵家被损毁的5亩玉米地获得了3600元的保险赔偿。庹文兵的脸上绽放出笑容:“有法院为我们解决后顾之忧,我们也不恼那些大家伙来吃地里的庄稼了。”“人象和谐法律服务点”成功化解当地由来已久的“人象矛盾”,受到党委充分肯定。

  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持续探索诉源治理与环境资源审判新模式,今年上半年,普洱中院制定出台《关于着力打造“茶法绿网”环境资源审判品牌的工作方案》,以基层法院人民法庭为支撑,以“一县一特色”“一庭一特色”为路径,结合辖区各地生物多样性特色,通过协调联动保护机制,组建多元共治工作站和法律服务点。现在已经成立镇沅县“野生古茶树群落保护法律服务点”、景谷县“宽叶木兰化石保护法律服务点”、景东县“西黑冠长臂猿保护法律服务点”等,这些法律服务点通过巡回审判、法治宣传、联合执法等多种形式,推动生态司法理念在村村寨寨落地生根。
 
  “我们要把司法的触角融入到基层社会治理当中,形成源头预防、非诉在前、多元化解、繁简分流的分层递进式解纷路径,构建生态保护领域社会治理新格局,在普洱形成具有辐射力的司法保护品牌。”普洱中院院长李红云说。

  保护绿水青山,护牢生态红线

  贯穿普洱境内的澜沧江作为国际河流,具有独特的、唯一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近年来,澜沧江糯扎渡库区非法网箱养殖和非法捕捞导致库区航道淤塞,库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保护这条贯通大西南的国际河道,普洱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2020年以来,办理非法网箱养殖行政公益诉讼87件、非诉行政执行案件386件,通过府院联动加强诉源治理,全面拆除养殖网箱,以强有力的举措保障糯扎渡库区非法网箱养殖清零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在普洱市境内,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2022年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景迈山世居民族所采用的林下茶种植传统,不仅为茶树生长创造了有利环境,也造就了景迈山原生种子植物、陆生脊椎动物和鸟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为守护千年茶乡,普洱法院认真贯彻《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全面加强辖区内以澜沧邦崴古茶树、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澜沧景迈山古茶园为核心的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普洱茶树起源利用体系的保护,以刑事惩罚教育手段保护古茶山生态环境,以民商事平等保护原则维护古茶林管理秩序,以法治保障要素守护古茶乡生物多样性。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严厉打击盗采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千家寨古茶树资源的犯罪行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在办案过程中,通过判处被告人承担“刑罚+替代性修复费用”双重责任,在注重打击违法犯罪的同时,强化生态环境的修护。

  2020年以来,普洱法院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审结破坏生物多样性犯罪案件759件818人。贯彻民法典绿色原则,审结养殖权、林木买卖等民事案件131件。审结涉生物多样性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34件。依法支持环境行政执法,审结相关行政案件365件,通过司法监督,推动行政机关规范行使职权,确保行政机关全面、适当、及时履行保护生物多样性行政职责。

  加强联动交流,构建共治格局

  2022年7月7日,正值酷暑时节,坐落于澜沧江河谷地带的思茅港热浪袭人。围绕辖区内老安寨古茶树和芒坝“鹦鹉村”生态保护需求,思茅区法院拟定了一份《思茅港镇老安寨古茶树与芒坝“鹦鹉村”司法服务协议》。当天,思茅区法院院长米思哲与当地党委、政府共同签订协议书,迈出了普洱法院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体系的一大步。

  “我们想把寨子里的古树茶品牌打出去,也想以鹦鹉村的美丽生态环境吸引更多游客来观光,没有法律的指导和保护,肯定会吃亏的。感谢法院为我们考虑得那么周到。”茨竹林村委会书记曹家顺由衷为法院的做法点赞。

  普洱法院深化一站式建设,主动联合当地司法机关、自然保护区以及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水务局等单位开展专题调研,积极从这些专业行政主管部门选任人民陪审员,充分听取专家陪审员对认定生态修复责任的建议。内外合力、把脉问诊,结合案件审判中的特点、难点,锁定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棘手问题,有的放矢,构建普洱生物多样性多元共治格局。

  目前,普洱法院已建立起与地方党委、政府常态化沟通联动机制,与生态环保部门等建立起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就执法司法中的难点、衔接机制建设及环境资源保护协作机制构建等问题进行充分研讨,提升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与治理的协同实效。

  2022年7月7日,在普洱中院组织召开的联席会上,普洱市人大代表、市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湿地管理科科长周智韬说:“普洱法院主动调研,主动延伸审判职能,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的做法十分可取。”普洱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车赛男说:“普洱法院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做了很好的探索和示范,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介入提前到事前、事中,非常值得借鉴推广。”

  天赐普洱,世界共享。这块因古树茶名满天下的高原绿洲,是北回归线上最为耀眼的“绿色明珠”,是“天然物种基因库”“动植物王国乐园”。普洱法院密织司法之网,牢牢守护这块绿色家园,以司法力量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开环境保护治理新局面。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