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发展趋势来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银行业务重构。除此之外,随着年轻一代用户对银行服务的方式和体验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倒逼银行必须在客机上投入更大,运用新技术从而更好完成业务迭代。”谈及银行业重金投入信息科技,中国银行软件中心于洪奎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
在毕马威中国金融业审计主管合伙人陈少东看来,银行业正面临着净息差收窄、理财产品净值化、压降非标投资等来自宏观经济、监管、客户等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通过数字化实现效率提升和体验升级,将成为各家银行致胜的关键。
银行业务模式变革
《平台银行》作者刘兴赛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其实中国银行业一直都在信息化转型,但与以往的数据大集中、核心系统建设以及渠道的数字化(网银、手机银行)不同,如今领先的银行已进入全面数字化转型发展阶段,其突出特点是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实现银行业务发展的线上化、智能化、场景化以及平台化。
刘兴赛介绍,具体而言,数字化包括银行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客户经营的数字化转型、风险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场景运营的数字化转型、银行治理的数字化转型、银行科技以及数据基础的数字化转型等。
于洪奎认为,从技术角度看,数字化转型本质是强化对数据的使用,包含数据的开采、提炼和利用。当前,数据已经被国家正式定义为一种生产要素,所谓数字化转型,就是要让数据真正产生生产力。“银行本身就有大量数据,银行在数据开采方面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更重要的其实是数据治理及后续数据的使用。”于洪奎谈及,当前银行业存在大量的“数据竖井”,比如银行中大量的系统都是分阶段、独立建设的,建设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这给数据治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数字化转型必然要求内部数据打通,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狭义上,这也是一种数字化转型。
“但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转型,其实是面向客户的。”于洪奎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数字化转型案例中,银行其实做了很多传统意义上不是银行该做的事,比如招行的掌上生活、中行的缤纷生活,它们也许并没给银行带来足够的新增贷款、存款,却使客户体验得到了显着提升。数字化令银行得以更好地服务客户,也促使其业务逻辑发生了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