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9月19日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的“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文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道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伟大变革,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崭新图景,为我们在新征程上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了重大战略指引。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山河破碎、内忧外患,“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仁人志士们尝试各种主义、学习各种发展道路,却屡屡失败。直到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在民族危难之际,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征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艰辛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强调,能否实现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中国共产党人改革开放、持续不断的探索中,中国式现代化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表明,西方现代化道路并非人类通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显着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次论及中国式现代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有来自16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参加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简称《决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他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论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对现代化道路的持续探索历程,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果,也体现了对世界现代化模式的辨析借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
第一,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具体实际的、要让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的规模空前的现代化,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
第二,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摒弃资本逻辑、消除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第三,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第四,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内核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